大家好,这里是霏儿的小屋。
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个庞然大物,它不只是地球上最大的两栖动物,而且还是曾经连恐龙都闻之色变的怪物 你猜到是什么了吗?它就是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濒危生物—娃娃鱼。
今天我们不只是要了解地球上最大的娃娃鱼,看它怎么跟霸王龙争雄斗智,还要让大家知道这种地球上最大的两栖类动物即将永远消失在人们眼前的真正真相,这真相也绝对不只是栖息地被破坏那么简单。
一、生命顽强的娃娃鱼
你知道吗?娃娃鱼这种物种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3亿年以上,其原住民的程度恐怕连恐龙都要叫它一声大哥,但是这个在人们看来软绵绵移动又超级缓慢的傻大个,到底是凭什么能力成功渡过这么多次地球灾难的呢?这个本来能从这种物种的习性猜个大概。
娃娃鱼在淡水中生活,其栖息地重要在我国,因其叫声类似娃娃的哭声,人们便俗称娃娃鱼,学名为中国大鲵。
它虽然被叫做娃娃鱼,但它可不是鱼,而是两栖类珍稀物种,而且是地球上最大的两栖类,它一般的大小能到100厘米左右,最大的个头能长到多少?先让我卖个关子,后面再隆重详解。
让人比较意外的是,这个看起来非常可爱的物种竟然是肉食性动物,也许很多人可能要问了,它动作这么慢,能吃到什么动物的肉啊?不过大哥的菜单可是很长的,从水中的昆虫鱼类、螃蟹,到陆上的鸭子、青蛙、蛇,甚至是鸟都来者不拒。
它的捕食方式当然也是最懒的,就是守株待兔,等就行了,笨拙的它一定要等到食物送到嘴边才会张口,不过它的瞬间吞食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虽然娃娃鱼的嘴里有相当密集的牙齿,但是这些牙齿重要是用来困住猎物的,而不是用来咀嚼。
娃娃鱼吃东西都是囫囵蒸枣吞的,一般会花很长的时间去消化,也正因为如此,它的耐饿能力几乎能被称为超能力,如果娃娃鱼住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它能够两到三年不进食也不会死,这种夸张的生存能力也是它能存活亿年的真相之一。
再来说说它的生殖能力,很多人可能会想娃娃鱼既然都快要灭绝了,那它的生殖能力应该很差吧,但事实本来正好相反。
娃娃鱼的生殖季节在每年的58月,雌性会一次产下40000颗卵,数量真的非常惊人。
产下卵后,雌性娃娃鱼会自行离开或是被雄性赶走,不然饿坏的雌性可能会把自己产下的小孩们都给吃了,所以这些卵还是由雄性照顾比较放心,有时候雄性还会直接将这些卵像围脖一样挂在自己身上,幸免被天敌吃掉,假如一旦有威胁接近,雄性就会张开大嘴进行示威,吓跑敌人。
大约23周后,小娃娃鱼就会孵化,并在约1540天开始独立生活。
二、灭绝的隐情
了解完这个物种的生殖方式,我们就会发现它的生殖能力一点也不弱。
事实上,娃娃鱼正是凭借其惊人的生命力、耐饿能力和生殖能力才干够在地球上存活这么长时间的。
那这种物种到底是因已经到了极度濒危的地步呢?而且,国内某些地区还有专门做娃娃鱼料理的,对吧?如果现在还能吃到这种物种,那它真的是濒危物种吗?答案是肯定的。
娃娃鱼的确有相当高的概率即将灭绝,但是人们对它灭绝的隐情完全了解的并不多。
当然,不可否认栖息地被破坏绝对是威胁娃娃鱼生存的重要真相之一。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们某些无知的行为更是让它的生存雪上加霜。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娃娃鱼料理这件事。
大家不用气愤,能在公开场合吃到的娃娃鱼基本上都是合法的,因为大多数都是人工养殖的娃娃鱼。
听说娃娃鱼吃起来相当美味而且营养非常丰富,不光是肉质好、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还能够抗衰老、抗氧化,具有很高的保养价值。
冲着这个好处,野生的娃娃鱼早期就已经被人们大量捕杀,数量迅速减少,后来直到列为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才得以繁衍。
随之而来的是人工养殖娃娃鱼渐渐代替野生娃娃鱼成为了人们桌上的美食,像现在的张家界桑植县就是著名的娃娃鱼之乡,该县某些地区甚至每家每户都在养殖娃娃鱼销售赚钱,养殖的数量绝对不在少数。
但是这样娃娃鱼还算是濒危生物呢?表面上看起来人工养殖的娃娃鱼数量非常多,但是很主要的一点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娃娃鱼是不能进行自然交配的,基本上都是通过人工授精方式进行生殖,而使用的种鱼都是固定的几只 因此,不论怎么生殖,都是固定的基因在重复复制,基因多样性相当低,很不利于种群进展,这是第一点。
第二就是这些大量养殖娃娃鱼的地区,出于保护娃娃鱼生物的需要,每年都会放生相当数量的娃娃鱼到野生的环境中,希望能增进野生娃娃鱼交配繁衍的比例。
想法是好的,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件很主要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娃娃鱼是移动相当缓慢的物种,它们的迁徙能力那是相当差的,所以当这些不同地区的娃娃鱼被山岳、湖泊、河流等隔开时,彼此之间几乎不可能有任何的接触。
不同栖息地之间的娃娃鱼没有交流生殖,长期下来就会出现一个现象—繁殖隔离,就是生物之间的差异过大导致根本无法交配生殖。
这就是那些野外放生娃娃鱼的好心人所没有料想到的,他们以为全中国的娃娃鱼只有一个品种,所以想着放到哪儿都能跟当地的娃娃鱼生殖下一代。
但是科学家已经证实全国的娃娃鱼至少有五个品种以上,所以当养殖业者野放大量在养殖场固定基因重复生殖的娃娃鱼到不同品种娃娃鱼的栖息地时,两种娃娃鱼若存在繁殖隔离将无法交配繁衍下一代。
同时,它们所需的生存资源极为类似,因此它们真正的关系本来是竞争者,大量的外来养殖娃娃鱼会大肆侵占少数稀有品种娃娃鱼的领地并瓜分它们的食物。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最后的后果就是让少数稀有品种的娃娃鱼生存环境更加艰难,最终完全消失在地球上,到时候地球上就只有人工养殖品种的娃娃鱼了。
这才真正是娃娃鱼濒临灭绝的隐情,人类绝对需要重新评估,进一步改进保护娃娃鱼的做法,不要让我们的好意变成压倒娃娃鱼的最终一根稻草。
三、吃恐龙的娃娃鱼
讲这些是不是觉得娃娃鱼这个物种好像挺悲催的?不过娃娃鱼本来也曾有过相当威风的古代,甚至连恐龙都要叫它一声大哥。
虽然这听起来挺夸张,不过也算是有迹可循,毕竟这种物种即使放到现代也是地球上最大的两栖动物 娃娃鱼由于活动缓慢,新陈代谢也非常慢,寿命因此也相当长,这些特点本来跟乌龟有点像。
最长寿的娃娃鱼是在重庆的一个溶洞中被发现的,这是一只200岁的娃娃鱼,体长140厘米,重量超过50公斤,发现的人一开始踩到它,被它很大的体型给吓坏了,还以为是水怪。
这只娃娃精虽然是最老的娃娃鱼,但并不是最大的娃娃鱼,最大的是张家界的守护神兽,体长长达200厘米,体重达到180斤,寿命更是有两百年之久。
不过现代可不是娃娃鱼最霸气的时代,1970年古物种学者在非洲赖索托王国找到了一块长22厘米、宽10厘米的两栖动物头颅化石碎片,起初学者认为这是属于虾蟆螈类物种,依照头颅跟体型比例推算,这个物种的体长约在3到4米,在史前时代根本算不上是大家伙。
不过到了2001年,古物种学家达米阿尼重新研究了这个碎片,经过对照,他明确表示这个化石并不属于虾蟆螈类,而是属于短头鲵科。
短头鲵科比起虾蟆螈类脑袋跟身体的比例更小,也就是说,这个物种的真正体型要比之前推算的要大很多很多。
经过详细的计算,大约是个8米长3吨重的巨型怪物,这物种被称为赖索托短头鲵,也被叫做史前霸王蝾螈,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两栖动物,也是现代许多两栖动物的祖先,甚至是某些电影里各种怪物的原型。
霸王蝾螈的外形跟它现在的亲戚娃娃鱼十分相似,你能直接把它想象成放大版的娃娃鱼。
当然,霸王蝾螈的攻击力绝对是翻倍的,在两亿年前,它绝对能被称为顶级掠食者。
当作最大的两栖动物,水里的小鱼小虾只能塞牙缝,霸王蝾螈一般都是将恐龙当作主食,以它的体型干掉一只三四米的恐龙不是难事,甚至面对恐龙中的王者霸王龙,霸王蝾螈都有自己独特的战法,它并不会正面硬刚霸王龙,而是等霸王龙喝水的时候突然发动袭击,将霸王龙拖入水中,然后凭借自己的体重淹死对方,是当时水陆交界处最恐怖的巨型杀手之一,也绝对是少数敢对霸王龙动手的怪物。
霸王龙也绝对想不到当时的大哥,现在却因为渺小的人类正面临着生死存亡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如果喜欢,请关注我点赞分享吧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