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常被人们视为一个寒冷空旷的地方,这种想法并不错。
它确实给人一种神奇而孤独的感觉,与亚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其他大陆相隔绝。
但实际情况并非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严峻。
与南美、欧洲、非洲不同,南极的人口稀少,国家少,城市更是几乎不存在。
这是一个既迷人又可怕的地方,充满了令人震惊的事实。
气候和温度造成了著名的冰川缓慢融化,而在寒冷的地表之下隐藏着湖泊和火山。
甚至南极的时间运行方式也与我们习以为常的不同。
在人类发现新大陆之后,在踏上宇宙之前,19世纪的探险家就开始探索南极,并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奇的事物。
那么,让我们仔细来探寻这片寒冷大陆上一些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吧。
1.有史以来最冷的一天南极极其寒冷,风势凶猛,气候极度冷酷。
温度之低让水蒸气在触及地面前即化为冰晶。
若这寒冷仍不足以吸引您前来一览,那强风更是令人畏惧,时速可达321.87公里。
南极乃地球最冷之地。
2010年8月10日,东方站记录下南极极寒之日,气温降至摄氏93.2度或华氏136度。
2. 没有爬行动物南极是一个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地区,拥有着各式各样生活在其间的动植物。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在这片土地上并没有爬行动物的踪迹。
在大多数其他大陆上,我们都能看到丰富多样的爬行动物群落,但在南极的严寒条件下,它们很可能无法生存。
相反,这里有着大量的鸟类,如海鸥、海燕和各类企鹅,其中以帝企鹅最为著名。
南极的顶级掠食者是豹海豹。
而海洋中生活着蓝鲸、逆戟鲸和海狗等多种物种。
在18世纪和19世纪,这片区域曾吸引着众多海豹猎人,他们为了获取海豹的毛皮而前来。
3. 无永久居民南极从未有永久居民。
最早在这片土地上定居的是来自美国和英国的海豹捕猎者,他们自 1786 年开始陆续抵达。
在捕鲸盛行的时期,大约有 1,000 至 2,000 名猎人在夏季选择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居住。
然而,在冬季,这个人数急剧减少至约 200 人。
如今,南极仅当作科研和旅游的目的地。
南极的研究站承载着主要的任务,聚集了一支拥有1,000名冬季和5,000名夏季居民的团队。
他们的使命是深入探索并进行各种实验,研究冰层的厚度、冰川的形成,甚至追溯这片地区悠久的古代,不断拓展我们对于融化模式的理解。
另一个引人瞩目的事实是,1978年10月7日,埃米利奥·帕尔马成为了南极上的第一个出生婴儿,这一古代性时刻也为南极增添了一抹独特的光彩。
4. 南极洲条约在南极的古代长河中,多个国家曾试图主张对其主权。
然而,一切改变于1959年,当时所有声索这片冰天地的国家共同签署了南极洲条约。
这一条约的制定旨在确保南极大陆的环境得到保护,并授权签署国自由进行科学研究、探索和考察。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那些在南极洲进行科研的国家才签署了该条约。
最初,美国、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英国和苏联率先签署,但随后其他国家也相继加入。
5. 南极七座教堂南极绝大部分地区是广袤、空旷的极地沙漠,延绵数英里。
唯一的居民是研究站的工作人员或偶尔出现的游客。
目前共有七座教堂,满足不同宗教信仰的需求,其中包括圣三一教堂、贝尔格拉诺二号基地的冰洞天主教教堂、圣弗朗西斯科阿西斯教堂、伊万里尔斯基教堂、圣玛丽亚雷纳德拉巴斯的圣玛利亚教堂,以及马兰比奥基地的天主教教堂桑蒂斯玛·圣女·德·卢汉。
在美国科学站附近的罗斯岛,有一座雪教堂,它是一个无宗派的场所,欢迎各种宗教信仰,包括佛教和印度教。
6. 臭氧层空洞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开始对南极上空的大气层展开研究,并获得了令人惊叹的发现。
在80年代,英国的研究团队在布伦特冰架上的哈雷研究站发现了一个延伸至整个大陆的臭氧空洞。
污染和有毒气体的排放导致臭氧分解成其他气体。
极地平流层云中的低温引发了化学反应,迅速消耗臭氧。
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限制了危害臭氧层的有毒气体的排放。
随着该协议的实施,预计臭氧空洞将在2060年逐渐消失。
7. 血瀑布在南极的泰勒谷,一道红色的线条仿佛穿越了冰雪覆盖的冰川,宛若鲜血在活体中流动一般。
这便是令人惊叹的血瀑布,从泰勒山谷倾泻而下,将西邦尼湖覆盖的雪白冰面染上了红色。
微小的缝隙在冰瀑布中形成了氧化铁,将盐水变化成了这一独特的红色景观。
血瀑布下方约1,300英尺深处隐藏着一个红色的冰下咸水池。
8. 地球上90%的冰都在南极南极环绕在南大洋中,是我们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的大陆。
这片土地重要被厚厚的冰雪所覆盖,形成了极地沙漠。
有趣的是,南极蕴藏着全球70%的淡水储量,并且承载着地球90%的冰量。
这庞大的储量是如此很大,以至于一旦冰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高达60米,对地球各处都将带来深远影响。
9. 南极洲冰盖已有4500万年的古代南极洲冰原是地球上最大的冰块之一,它代表了两个极地冰盖之一。
这片冰盖储存了地球约61%的淡水资源,成为我们地球珍贵的水库。
形成于60至4500万年前的古新世晚期或始新世中期,而在3400万年前的始新世渐进新世灭绝期间,其规模有所扩大。
在南极西部,冰盖延伸至海平面以下2,500米,而在南极东部,冰盖则更多地分布在陆地上。
10.它正在融化由于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南极洲冰层正在流失,重要集中在南极西部和南极洲半岛地区。
目前,整个大陆有98%的区域被冰覆盖着。
根据当前气候变化的情况,如果只考虑南极西部的冰融化,海平面将上升5米。
科学家们还观察到,随着冰层持续融化,地球的重力也略有变化。
11. 松岛冰川融化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松岛冰川开始逐渐消退,而在1973年至2013年间,其融化速度更是急剧加快。
如今,截至2023年,它成为南极融化最为迅速的冰川之一,已导致该地区冰层减少了25%。
而在,一座比华盛顿特区还大两倍的冰山崩解,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融化进程。
有研究表明,大约在2,200年前,南极洲冰盖下的哈德逊山脉火山喷发。
随后,火山灰覆盖了周围地区,包括了松岛冰川。
更引人注目的是,来自冰川下方的火山热量也加速了冰体的融化,为此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12. 发现南极洲在南极探险古代上,抵达南极洲点成为许多探险家的憧憬。
18世纪,詹姆斯·库克船长是最早发现南极的探险家之一。
随后,19世纪和20世纪的探险活动不断增加,南极洲成为引人注目的重要目标。
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1911年12月14日成为首位到达南极洲点的人,战胜了爱尔兰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34天后的另一支探险队泰拉诺瓦发现阿蒙森及其团队已先他们一步抵达目的地。
这次探险中,泰拉诺瓦的五名成员在返回途中不幸遇难。
13. 冰原下的湖泊大约有 400 个湖泊隐藏在很大的冰层之下,其中最显眼的是东方湖,位于南极洲点东南的冰盖下。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苏联在那里建立了东方站。
很快,苏联科学家就开始怀疑他们所在的地方实际上是一个很大湖泊的上方,因此将其命名为东方湖。
这个发现引发了对南极洲湖泊系统的更深入研究。
14. 南极有一座活火山1841年,探险家詹姆斯·克拉克·罗斯爵士和他的探险队发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埃里伯斯山。
这座火山是非洲大陆上最大的活火山,也是地球第二大的火山。
其壮丽的山顶海拔超过12,000英尺。
科学家们猜测,埃里伯斯山已经活跃了130万年。
在火山口的最深处,有着五个最古老的熔岩湖之一,这个火山湖第一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
然而,1979年11月28日,一架属于新西兰航空的观光飞机坠毁在山中,导致机上所有人不幸遇难。
15. 午夜太阳在南极的夏季,人们会亲眼目睹到一种称为午夜太阳的奇特现象。
这段时间里,太阳在地平线上方停留数小时,制造了持续的白昼体验。
在南极洲圈以南的区域,太阳甚至在午夜时分也可隐约可见,这种景象实在是大自然的奇迹。
这一现象是由于地球在夏季季节性倾斜造成的,为这片神奇的大陆带来了独特而不可思议的光景。
16. 没有时区南极和其他大陆截然不同,它没有固定的时区概念。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片大陆横跨所有时区。
在南极洲圈内,从六月到十二月,南极洲经历着强烈的昼夜循环。
这种极端的变化让确定南极洲所在的时区变得相当复杂。
很多研究站只是按照自己国家的时间来运作。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这导致在南极洲生活的人们经历着所谓的午夜太阳,这种不寻常的现象让许多人无法感受到持续的日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南极不统一遵循夏令时,尽管特定的研究站可能会根据其所属国家/地区的规定采用夏令时。
17. 极夜在南极的冬季,会出现一种独特的现象,被称为极夜。
这是因为地球的倾斜使得太阳整天都停留在地平线以下,导致这片空旷的土地长时间处于黑暗之中,超过了整整 24 小时。
这种现象基本上与午夜太阳相反。
18. 旅游业蓬勃进展尽管南极面临着严寒、狂风和干燥的极端环境,却仍然是地球上备受瞩目的旅游胜地之一。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的南极洲旅游业,如今已演变成包括观光飞行、海上巡游和游艇之类的多元化体验。
在获得特别许可的前提下,游客有机会登陆南极洲并参与各种活动,如徒步探险、滑雪和露营,这确实是一段难忘的冒险之旅。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