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解 > 10大人类未解之谜 >

十大名画跃然纸上的簪花仕女有什么千年未解之谜

时间:2024-12-07 21:02 来源:网络 作者: 小未阅读
【未探网探索分享】

原标题:【十大名画】跃然纸上的簪花仕女有什么千年未解之谜?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有一巨幅画卷惊艳了全世界,画卷缓缓展开的同时历代举世闻名的书画国宝显于纸上,忽然一行身着唐装的美丽仕女出现在镜头中,经典的唐代妆容映衬着姣好的面容,每一位都是大气端庄、美不胜收,仿佛千百年前的大唐仕女从画中走了出来一般,国内外观众皆是瞠目结舌、赞声不绝。

这场精彩的表演来源于巨幅画卷中展示的《簪花仕女图》,此画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全世界唯一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属于无价国宝。

1972年文物保护专家因《簪花仕女图》画芯开裂决定重裱修复,但在揭开画芯时,专家忽然愣住了,他发现此画竟是拼接而成的!《簪花仕女图》一直疑点重重,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也曾在采访中表示:越研究谜越多。

今天中藏嘉禾就带大家走进簪花仕女图,了解它的谜团。

《簪花仕女图》的作者多数人认为是唐代周昉,他是一个画美女的高手,此画以高超细腻的技法将大唐美女的风貌描绘出来。

画中共画有六人,包含五位仕女及一名女侍,画中女子梳着云髻,头上簪着牡丹、红绣球、荷花、海棠和芍药,脸上画有大唐流行的蛾翅眉和花钿,她们身着罗衫、齐胸襦裙、衬裙以及帔子和纱带。

画中仕女采花、赏花、散步、戏犬,身旁还有执扇的侍女。

画中六人主次远近恰到好处,画中背景极为简单,只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这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场景妥妥的大唐贵族生活。

画中除了描绘了上层女性的雍容华贵、养尊处优的姿态,还将人物内心寂寞无聊从神情姿态等方面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仕女细腻的皮肤以及丝织物的纹饰等每一处细节都栩栩如生,观者也仿佛走进画卷之中看到了园中仕女,可谓妙哉。

画中雍容的风格也和创作背景有关,安史之乱后,朝廷为了粉饰太平便开启了文治,宴游和奢侈的的风气由此打开,在这种风气下唐代仕女的穿衣打扮、生活状态与画中如出一辙。

另外也有一说是当时唐玄宗将已被处死的太平公主之宅园赐给了即将大婚寿王,长宁公主及咸宜公主等四人前来寿王府参观,杨玉环作为当时的女主人将四位贵夫人带到花园之中,这时周昉奉旨为杨玉环画像,恰好看到此景便画了下来。

不过《簪花仕女图》中并没有作者款印,连历代题跋和观款也没有,它的作者被定为周昉是清朝的收藏家安岐提出的,此后也一直延续着这个观点。

直到1958年,画家谢稚柳发现了疑点,他发现这幅画中仕女的发髻竟与南唐陵墓出土女俑的发型几乎一模一样,并且唐朝女子发髻上的花一般都不会像画上那般大,而是几朵花融入发髻之中。

并且陆游的南唐书中也记载了南唐后主的皇后首创了高髻纤裳首翘鬓朵之妆并在那时的南唐形成了一种潮流,还有学者发现画中女子的花钗与安徽南唐墓葬中出土的花钗相似。

其次画中最左边的那株辛夷花并非那时长安常见的花种,此花多数产于江南一代,故此画或许并非出自大唐,而是出自晚唐周昉传人之笔。

这幅画创作时间的争议远没有结束,甚至出现宋代说的观点。

中国著名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觉得画中的簪花形制在宋朝才比较时兴,衣服上的花纹也很奇怪,是没有变化的平铺状,这与传统唐画有些违和,像是宋人照着唐代旧稿绘制的,仕女发髻上的花朵以及项圈又像是后加上去的。

所以关于这幅画的作者以及创作现在有多种说法。

1972年,专家对其揭裱修复时发现画芯其实是由三段画卷拼接而成的,不仅如此画中比例最小的仕女以及白鹤、小狗都是后期嵌入画中的,这幅画的身世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有学者认为这幅画很有可能是画在一种三面的离合屏风之上的,又有宋代画家在画上补画了仕女的簪花等物,最后有人将其装裱为一体,成为了现在的传世名画《簪花仕女图》。

这幅画的身上有太多的谜题还未解开,随着深入研究可能会有更多的谜题等着我们去探索,也会找到更多的答案,正是因为华夏几千年来无数人对文物的保护与研究才使得中华宝物库璀璨生辉,中国文化中就是因为有这样才神秘又有趣,这也是中华宝物独一无二的魅力所在。

北京中藏嘉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客户提供艺术品服务的专业平台,是国内首批开启中国传统字画直播的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

公司采用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便捷、极致的服务体验,打造专业的全国艺术品服务平台。

中藏嘉禾

中藏嘉禾坚持以诚信为根本,靠服务塑品牌的经营战略;秉承传播艺术收藏价值,复兴传统文化的宗旨。

竭尽全力地推广华夏文化宣传,助力中国艺术行业发展。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