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日报-舟山网】
舟山海边发现两种长相奇特的不明生物是啥?
浙海大老师揭晓谜底:海蛇尾和海兔
海蛇尾(左) 海兔(右)视频截图
近期,网络短视频平台上有两个关于舟山海边出现不明生物的小视频先后出圈。
它俩长像奇特,以致各地网友脑洞大开,答案五花八门。
最终,浙江海洋大学博物馆相关负责人陈健为大家揭晓谜底:像海星的生物叫海蛇尾,说像太岁的海洋生物是海兔。
长得像海星,但腕比海星细长
第一个视频是网友在嵊泗绿华岛海边捡海螺时挖到不明生物后拍下来的。
它长得有点像海星,也形似章鱼,因为有5条又细又长的触角。
风干后,它整体变得坚硬。
网友猜想联翩:钢筋八爪鱼、海蚯蚓、五脚章鱼、抱脸虫、派大星……那么,这个张牙舞爪的海洋生物到底是什么?有毒吗?
它是海蛇尾,对海洋水质要求较高,清澈的海域有利于它的生存,因此在舟山本岛周边出现不多,混浊的海里更是不多见。
浙江海洋大学博物馆相关负责人陈健说,如果遇到水质被污染,它肯定会离开原来的水域寻找良好水域继续生存。
据介绍,海蛇尾有5条像蛇一样的尾部,是一种类似海星的海洋生物。
它种类很多,有2000多种,有些有毒,有些无毒,个别还会发光。
海蛇尾还与壁虎很相似,它的腕细而脆,受到攻击或感知有危险时,就会将部分或整个腕断去,因此它也被称为脆海星。
海蛇尾的再生能力比海星还强,断去的腕可以长成新的个体,失去腕的个体又可添新腕。
虽然在外形上,海蛇尾和海星相似,但海蛇尾更有攻击性,腕更细长而易弯曲,动作更为灵活,运动本领很强,主要以海底淤泥中的有机碎屑为食,也有主动捕食的有毒品种。
会蠕动的玉,有人说是太岁
上一个刚搞懂,又有网友疯牛姐姐发帖,称在普陀白沙岛附近用蟹笼捕捉到3个奇怪生物。
从小视频看,那3个像是会蠕动的一坨坨玉石,又有点像海参。
网友们虽不认识,但不妨碍大家发散思维。
有人称是太岁,有人说是海里的鼻涕虫,还有说是海兔建议扔掉。
但更多的人都认为这坨软肉是太岁。
这是海兔中的一种,叫蓝斑背肛海兔,偶尔会出现在海边,渔民的养殖塘里有时也会有。
陈健说,他们学校附近的海边也曾发现过海兔。
海兔,是软体动物家族中的一个特殊成员,也是海螺的亲戚。
它们的贝壳已经退化为内壳,背面有透明的薄薄的壳皮,壳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泽。
它一般喜欢栖于潮间带的海滩或藻体上,以底栖硅藻和沉积在海滩上的有机质为食,也会吃绿藻和底栖桡足类等小型动物。
它是一种雌雄同体的生物,需要异体交配。
早年间,蓝斑背肛海兔也曾是南方餐桌上的美味,有人还专门养殖过海兔。
但它本体其实并不好吃,越煮越硬,也没啥滋味。
美味点在于它又长又细的卵带,有点像米粉,所以也有人叫它海米粉,主要的作用是清凉降火,另外还可以用来调味。
因为家族庞大,所以和海蛇尾一样,有些海兔体表带有毒性。
因此,建议市民遇不明生物,要尽量保持距离,不要擅自用手直接触碰,更不要贪食捕捞。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