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舜禅位给禹后,禹又传位给益,但是益却又让位给禹的儿子启。
这段历史被称为世袭制的开始!后来传位至夏桀的时候被汤所灭!夏朝结束!
《史记》记载:帝舜荐禹于天,为嗣禹于是随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禹姓姒,国号为夏后,他的后代分封各地,就以所分封的国为姓,所以得姓的有十二支姒姓部落: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夏侯氏作为中央王室与其余的十一支姒姓部落在血缘上保持着宗法关系。
科普一下宗法制:宗法制是由氏族社会关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宗法制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场,完备于周朝,影响了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夏禹,姓姒,名曰文命。
是黄帝的玄孙。
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而禹就是鲧的儿子!
在虞舜晚年的时候,虞舜听从四岳的建议禅位给大禹。
而帝舜又是黄帝的八世孙!(以前有文章讲过五帝的世系,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哦)黄帝的八世孙禅位给了黄帝的玄孙!
据《孟子·滕文公》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
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这是对夏朝井田制的记载:把田分成一个九宫格,每格一百亩,中间的是公田,其余八块为私田,公田种完才能种私田。
夏禹把田地和贡赋都分成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下中、下下九等)各封国按定好的等级上贡。
《史记》: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
大禹在贡赋关系上不但搞了井田制还把全国分成五个区域
五服则指以天子为核心根据距离和亲疏关系画五个同心圆,每五百里为一个区域(服)由近到远分别为甸、侯、绥、要、荒
服即服事天子之意!
《史记》记载:禹拜暨首,让于契、后稷、皋陶
前面讲禹是黄帝的玄孙,实际上契、后稷同样也是黄帝的玄孙。
并且契和后稷分别是后来殷商和周的祖先!
契 为帝喾次妃有娀氏所生
后稷为帝喾元妃有邰氏所生
《史记》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尧听四岳用鲧治水。
九年而水不息局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我们可以看出,为治理水患大致用了二十一年
《史记》记载: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
夏朝版图:东边浸在大海,西边覆盖在辽远的沙漠,南北方以能到达的地方为边境!
《史记》记载: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
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
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
孔甲在位的时候,因为不修德,诸侯都纷纷叛离了他。
这时天降两条龙,雌雄各一条,孔甲不会饲养,又找不到善于养龙的豢龙氏。
但是陶唐氏有个后代叫刘累,曾经跟着豢龙氏学过养龙,就来给孔甲饲养这两条龙。
夏朝共传14代17后,历时约470年
历代夏后依次是:禹、启、太康、中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厪、孔甲、皋、发、履癸(桀)
最后夏桀被商汤所灭,商汤建立殷商!
太康与中康是兄弟俩为一代。
不降与扃是兄弟俩为一代。
厪与孔甲是堂兄弟为一代。
故称14代17后!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