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温升高南极洲冰盖融化,哪些城市会消失?曾经的一个科幻问题,现在很可能变成现实。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两极冰川融化也是无法逆转的事情。
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南北极冰川的融化速度超过古代任何一个时期,如果南极洲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52米。
海平面一旦上升,沿海城市将受到很大威胁,海平面上升过程中,我国沿海城市会是怎么样的沉没过程呢?
北冰洋南极,南极洲当作一片大陆,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地表上覆盖着几千米厚的冰盖。
南极洲圈内大约有1398万平方公里被冰盖覆盖,占整个南极洲大陆面积的98%。
这些冰盖厚度大约在2000至2500米之间,最深处的厚度可能超过4000米,相当于半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如此很大的厚度,让南极洲冰盖占全球总冰量的90%以上,其中储存的淡水资源,占到全球的70%以上,名副本来的地球水塔。
除了主体冰盖外,还有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缘冰,新闻中经常听到的冰川融化形成冰山,就是这些陆缘冰的杰作。
大约3400万年前,地球上的超大陆解体,形成了非洲、澳洲、南美洲等多块大陆,南极最终从南美洲分离出去,形成了德雷克海峡。
因为大陆分离形成了不同的洋流和大气环流,南极洲周围的洋流隔绝了来自其他地方的暖流和热量,再加上南极所处的位置日照较少,最后形成了一片被冰雪覆盖的陆地。
如果没有人类的干预,地球气候也许会一直这样持续下去,但人类科技进展对地球产生了很大影响。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石化能源被越来越多使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排放,全球气温不断上升,这就导致原来冻结在南极洲冰盖不断融化。
冰川储存了大量水资源,既能让海平面维持在现有的高度,还具有一定的维持地球温度平衡的作用。
大量的冰川相当于一个反射面,对阳光具有一定的反射效果,能减少留存在地球上的热量。
但如果冰川融化,反射回去的阳光减少,相当于留在地球上的热量增加,这就进一步导致地球气温上升,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
《巴黎协定》提出的目标,就是到本世纪末,将全球气温上升的幅度,努力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最高不超过2摄氏度与工业革命前相比。
气温上升南极洲冰盖融化,将给我国和全球的沿海国家,带来什么影响呢?沿海城市沉没的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
南极洲冰盖融化,将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52米左右,再加上其他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估计将上升66米,到时很多沿海城市必将遭到灭顶之灾。
受制于现在全球的贸易方式,沿海城市一般是各个国家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一般而言离着海边越近的地区,经济进展水平越高。
南极洲冰盖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我国的诸多沿海城市也将遭到很大影响。
本来,除了沿海城市,很多现在看来是内陆的城市,也会受到影响。
江苏盐城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先沉没的地方,平均海拔不足10米的盐城市,将在海平面上升过程中首先沉入海底。
而整个江苏也强不到哪里去,整个省份几乎将全部被海水淹没。
紧邻着江苏的上海市,自然也难逃厄运。
东北地区的沈阳和哈尔滨,现在看来是内陆城市,但随着海平面上升,也会变成一片汪洋,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到时,山东省大部分会被水淹没,剩余的高地最后变成大海中的两座岛屿。
内陆省份河南将成为梦寐以求的沿海省份,当然也会有部分城市被海水淹没。
北京平均海拔只有43.5米,海平面一旦上升52米,北京大部分也将被淹没,诸多古建筑会变成海底遗存。
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和鄱阳湖,当作我国主要的淡水湖,到时随着海水倒灌,也会在极短时间内变成咸水湖,其实就缺水的我国,到时候会更加雪上加霜。
南极洲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将成为又一个亚特兰蒂斯。
各地建立起来的城市都会被海水吞没,高楼大厦会变成海洋物种的乐园,人类只能背井离乡往内陆迁移。
东部沿海地区被吞没,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受到影响,很可能变成盐碱地不再适宜耕种,对我国而言无疑又是一个阶段打击,甚至可能引发粮食危机,国家进展的大好形势,很可能毁于一旦。
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绝对不是我国一个国家的事,全球所有国家的沿海地区受到很大影响。
西欧国家荷兰,现在已经有很多城市低于海平面高度,相当于是一座水下国家,目前还能通过堤坝等人工建筑,阻挡海水入侵。
一旦海平面上升50多米,现在所有的堤坝将完全失去作用,整个荷兰将从地区上被抹去,成为一个古代记载中的国家。
英国和法国也强不到哪里去,虽然不会像荷兰一样被全部淹到水下,但无疑会丢掉大部分国土,其实面积就不大的国家变得更小。
美国当作两边都靠海的国家,冰盖融化之前,这种地理位置是很大优势。
因为有大洋阻隔,就连人类古代上最惨烈的第二次地球大战,都没能波及美国本土。
正所谓有得必有失,也正是两边都靠海的缘故,海平面一旦上升,美国东西两岸的城市都将受到影响。
旧金山只会剩下几座山丘,成为海面上的孤岛。
诸多太平洋岛国,目前已经遭到全球变暖的影响,瑙鲁甚至已经在澳大利亚买好了地皮,等着以后举国搬迁。
如果海平面上升52米,到时候太平洋岛国被淹没,这些国家的人很可能将无处可去。
就算是瑙鲁未雨绸缪在澳大利亚买了大楼,但也没法保证到时一定能顺利入住。
《国家地理》也曾发表论文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全球洋流气候受到很大影响,非洲地区很多地方也将不再适宜人类居住,人类未来生存面临很大挑战。
我们的邻居日本,当作一个岛国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海平面大幅上升后,日本人只能搬迁到火山一带生活。
虽然日本平均海拔有300多米,但那是因为有很多高海拔的火山,平均之后把数据拉上去的后果。
就如你和姚明一起算平均身高,虽然可能接近2米,但不能代表你就真的接近2米高。
大部分日本人生活的区域,海拔位于40米到90米之前,四五十米的海拔又占据着大部分人口,这就导致海面上升很可能淹没人口密集的城市。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威胁着各个国家沿海地区的城市和人口,对太平洋大国而言更是灭顶之灾,连逃都没地方能逃。
而且海水侵蚀倒灌,还会摧毁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引发生物灭绝问题,影响整个地球的生态圈。
大量淡水汇入到海洋中,改变地球的水资源分布,还会扰乱目前的洋流和大气环流,进而影响全球的气候模式,带来更极端的恶劣天气,对农业、生态平台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各种各样灾难性的结果,都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承受的,想要幸免或减缓出现类似情况,只能靠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之前举办过多次的地球气候会议,还有各国签署的《巴黎协定》等,都是地球各国为应对气候变暖而采取的措施,但目前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事,而是全球各国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现在已经有很多发达国家不想管了,包括但不限于欧洲诸国和美国等。
当年工业革命和后来石化能源大规模应用,重要集中在这些发达国家,它们对气候变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原来还想通过各类气候协定、碳排放等锁死进展中国家的上升之路,但后来看到没啥效果,又翻脸不认账,准备不承认《巴黎协定》等气候协议规定的责任。
欧美国家拖后腿,全球变暖趋势无法逆转,我们目前能做的除了尽量控制自己的温室气体排放之外,就是加强沿海地区的防护措施,将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保护环境阻止地球持续变暖,这是关乎人类生存的主要问题,虽然其他国家拖后腿,但我们为子孙后代计,尽最大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地球。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