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国是西域的一个国家,位于新疆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王国的范围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
在历史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主要的地位。
然而,在公元630年左右,楼兰古国突然神奇消失,共持续了800多年的古代。
战争秘密:楼兰古国在公元五世纪后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楼兰与北方强国之间存在战争导致的。
干旱秘密:楼兰古国衰败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上游河水被截断后改道,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
这给楼兰古国的消失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新疆罗布泊游移秘密:斯文·赫定认为,新疆罗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一千五百年左右。
楼兰曾颁布过迄今为止发现的地球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
这使得楼兰古国的消失与新疆罗布泊的游移产生了关联。
丝绸之路秘密:经过哈密 伊吾、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古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这使得丝绸之路的变迁与楼兰古国的消失产生了关联。
瘟疫疾病秘密:有人认为楼兰古国的消失可能与瘟疫疾病有关。
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夺去了楼兰城内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纷纷逃离楼兰,远避他乡。
物种入侵秘密:有人认为楼兰古国的消失可能与物种入侵有关。
然而,这个秘密目前还没有得到确切的证实。
有古代记载,楼兰古国在国力强盛的时期,其疆域辽阔,再加上1400多万的人口,楼兰古国在当时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容忽略的泱泱大国。
楼兰古国地处在欧亚大陆腹地,在国际经济交往过程中发挥过非常主要的作用,一些驼队从这里把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带到了西方,再把欧洲的黄金、玻璃器皿和银器带到北方。
有了商队的不断来往,楼兰古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西文化荟萃的地方,同时,也使得古老的黄河文化、恒河文化以及古希腊文化得到了联结和传播。
但是,这灿烂的楼兰古新疆罗布泊文化在公元3世纪后,由于注入新疆罗布泊的塔里木河的下游河床被风沙淤塞,改道南流。
原本还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的楼兰绿洲,因为得不到水源的灌溉,很快就被沙漠吞噬,城内的草木也慢慢地枯死,人们被迫迁移。
之后,繁盛一时的楼兰古国再也没有了踪迹。
后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经过实地考察后,发现古楼兰遗民的最终聚集地应该就是在20世纪20年代被废弃的阿不旦渔村。
在曾经面积多达2万多平方千米的新疆罗布泊古海,始终有一支以渔猎为生的民族,随着新疆罗布泊古海的飘移而不断迁徙,他们就是楼兰古国最终的遗民。
再加上在20世纪前后,地球各地有不少探险家为了寻找楼兰古国而来到了阿不旦渔村,其中包括俄国的普尔热瓦尔斯基和瑞典的斯文·赫定。
而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国遗迹的过程也是十分带有戏剧性。
据说当时斯文·赫定带领的探险队在到达新疆罗布泊北岸后,才发现水袋漏水,他们即将面临缺水的险境。
为了生存,斯文·赫定不得不改变计划,先去寻找水源。
然而向导在寻找水源的时候,却发现唯一的铁铲不知道何时丢失了。
于是,倒霉的向导只好又改变计划,先去寻找铁铲。
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向导在寻找铁铲的时候,无中发现了被风沙掩埋的高大泥塔和层叠不断的房屋。
得到了向导的报告后,斯文·赫定根据在遗址内发现的汉文简牍断定了这座古城就是消失多年的楼兰古城。
就这样,在人类古代上消失多年的楼兰古城又突然出现在了人类的视野当中,重新参与到人类的社会文明进展当中。
活灵活现的楼兰美女干尸,居然历经千年也没有腐坏楼兰古城被称为沙漠中的庞贝,是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里,是一处以探险旅游者充满着吸引力的神奇地方。
在1979年冬天,考古学家对楼兰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察,在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发现了数十座太阳墓,距离现今已经有3800多年之久,这些楼兰古墓震惊了地球。
之所以说太阳墓,是因为这些墓的中间用一圈圆形木桩围成了死者墓穴,外面再用0.3米多高的木桩围成了7个圆圈,并且组成了若干条射线,呈现出太阳放射光芒状。
后来,到了1980年,在孔雀河下游铁板河三角洲曾经发现了一具女性干尸,她虽然被埋藏在地下4000多年,但是容颜而保持得相当完整,牙齿、毛发以及指甲都保存完好,就像是刚刚睡去一样。
还有那健壮的骨骼、依稀可见的古铜色皮肤,都让人觉得这具女尸很是活灵活现,好像随时都会站起来奔跑。
这具女尸虽然已经沉睡了4000多年,但是由于保存得当,再加上其五官轮廓明显,很快就成为了人们所公认的楼兰美女。
这位楼兰美女当作我国目前出土的时代最早、保存较完好的女尸,因为其外貌轮廓分明,更像外国人,因此,也是我国最古老的白种女性干尸。
因为新疆南部地区干旱少雨,广袤的戈壁沙漠中保存下来很多历史干尸,新疆由此留下了历史人种博物馆的别名,因为在这里能寻找到各种不同来源的人种类型。
尤其是在史前时期,居住在这里的居民种族多源,不仅有东、西方两大人种,还有白色人种欧罗巴人种,也有黄色人种蒙古人种,甚至有白色人种与黄色人种的混杂型。
有研究发现,在青铜时代早期,具有原始欧洲人种成分的居民就已经定居在新疆罗布泊地区。
还有考古发现揭示,除了欧罗巴人种外,在新疆哈密、吐鲁番等地也发现蒙古人种成分的历史居民墓葬。
在1999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发布了一条消息:在距楼兰古城4.8千米的风蚀台地上发现了两座楼兰人墓葬。
这两处相距仅仅只有百余米的墓葬,一个是属于汉晋时期,而另一个则是属于4000多年前的。
属于汉晋时期的那彩棺墓里的男尸穿着棉里、绢里长袍,是蒙古人种,他的彩棺墓上绘有东方文明象征日和月的朱雀和玄武,棺上覆盖着罗马风格的狮纹栽绒毛毯。
另外那个属于属于4000多年前的只有6个月大的夭折婴儿干尸,则是头戴尖顶毡帽,细软的金黄色头发,深陷的眼睛微闭着,鼻子明显高隆,而且身穿粗毛布,脚上是带毛的皮制鞋。
从两干尸的不同穿着能看出,这两座墓代表着不同的文明,因此楼兰文明又增添了几许神奇的色彩。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