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座超级大墓现世,单是清运封土,就动用了几十辆卡车。 封土清运完毕,考古队向古墓打探铲,忽然探洞里喷出一股神奇气体,一旁抽烟的考古队员胡子眉毛被瞬间点燃。 看到这惊险一幕,专家却兴奋起来:墓内肯定有宝 果然,这古墓大有发现,创下了国内多个第一。 1 楚国王公贵族的风水宝地 这座大墓,就是湖北荆门包山大墓。 这包山
【未探网探索分享】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座超级大墓现世,单是清运封土,就动用了几十辆卡车。
封土清运完毕,考古队向古墓打探铲,忽然探洞里喷出一股神奇气体,一旁抽烟的考古队员胡子眉毛被瞬间点燃。
看到这惊险一幕,专家却兴奋起来:墓内肯定有宝 果然,这古墓大有发现,创下了国内多个第一。
1
楚国王公贵族的风水宝地
这座大墓,就是湖北荆门包山大墓。
这包山是个貌不惊人的小山包,但在考古人员眼中,这里堪称圣地。
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始都郢,400余年间,距离郢都20余里的纪山成了楚国贵族选中的风水宝地。
大量贵族陵墓在此选址,王公贵族到此祭祀,此地得名祭山,唐代时期更名为纪山。
在这一片楚人贵族陵园中,遍布高大的楚庄王墓、妃子墓群等300多座楚墓,无封土堆的平地墓葬更是无法统计。
而包山,与纪山相隔不远,是一座高大封土堆尚存的楚国古墓。
虽然早已探明此处有古墓,但考古队一直没有挖掘,这是因为中国考古界在明定陵的考古失误后,秉承不主动原则,也就是说,考古人员即便发现了某处地下有古墓,但如果不是确定已遭到损毁或盗掘,一般都先备案侦破纪实:而不是主动发掘。
而这包山墓地的发掘,也是因为受到了道路施工的影响。
1986年2月28日,一条北起荆门南至沙市的荆沙铁路正式动工,考古队对被铁路贯穿的包山进行考古挖掘。
2
万众瞩目的考古现场
在被纳入考古抢救发掘工程后,时任荆门博物馆馆长开始组织力量对大墓展开前期勘探工作。
而这个组织力量,随着考古工程的推进,从十几人达到了空前的两万人,甚至周边省市的考古人员纷纷前来支援。
而引起考古人员如此重视,正是因为这座大墓实在太特殊了。
这大墓的特殊之处在于防盗。
因为事死如事生与灵魂不灭的观念,中国人非常重视厚葬,由此,一些埋葬着奇珍异宝的墓穴,也成了一些投机分子一夜暴富的目标。
盗墓行径自古有之,甚至一代枭雄一代奸雄曹操也是盗墓头子。
而包山墓有着如此高调的封土堆,自然西爱你也受到了盗墓贼的侵扰。
考古队在勘探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盗洞 其中最大的直径竟然达到了3米
有如此很大而巨量的盗洞,这墓穴还会有文物遗存吗?考古队心里都打鼓,但接下来随着对封土的清理,却让人们不禁敬佩起墓主人的财力与运气来。
经过探测,这些大大小小的盗洞竟然都没有打穿墓室,而这,正是因为墓主人深埋的策略。
经过专业仪器的探测,这很大竖穴土坑墓墓室埋藏深度超过了18米。
经初步计算,人们发现要清理这样的一座超级大墓,仅挖掘的土方就达到了30万立方米 为了清理这巨量的封土,周边村民被临时征集,肩扛手挑进行清运,而每天劳动的村民加围观的村民,高峰时竟达到了两万多人。
人山人海的考古现场,也成为了一桩轶文。
而如此深埋的大墓,也给盗墓贼造成了困扰。
通过专业仪器的勘探,有两个盗洞在地下10米的地方停止了,而最大的那个盗洞延伸到了15米时,盗洞变得东拐西拐,好像盗墓者自己也迷失了方向,在15米深的地下反复调整盗洞的位置。
他先是在原来的位置突然向东挖去,后果挖到了墓道,发现挖错之后又折回挖了近1米后,本来他们哪里知道,盗洞和椁室只有一墙之隔 就在跟墓椁室相隔大约仅有一米的地方,盗洞结束了。
而在这个竖井式盗洞最终的拐弯处,发现了一些青铜铲和早已腐朽的麻绳等盗墓工具,旁边躺着一副人的骨架,显然这是其中的一个盗墓者。
专家猜测,这人很可能是由于长期在曲折、缺氧的盗洞里,地下空气不足导致窒息死亡。
如此很大深邃的盗洞不仅没有盗穿墓室,反而阴差阳错,成了墓主人的一种防盗措施:这么大的盗洞下去,墓中肯定再无其他宝宝,因此不再继续盗挖。
3
伏火墓里发现多个全国第一
专家们经过用吊铲的方式勘探墓室的深度,在进行到16米的深度时,突然地底从刚才的勘探洞里传来了一阵轰隆隆的声响,瞬时一股气体喷涌而出,而刚好有一位队员在抽烟,气体被瞬间点燃,烧着了他的眉毛和头发
慌作一团的考古队员赶紧七手八脚灭了火,索性没有造成伤亡,但这进线的一幕,却让考古专家们兴奋起来。
原本,这是伏火墓 里面充满有机物在密闭环境中发酵而成的沼气等可燃性气体,而时隔几千年仍旧能喷涌而出,说明密封性非常好 而密闭的环境,正是文物保存的先决条件。
1987年1月11日上午,在18米深的工作面上,包裹着椁室的青膏泥已经被清理完毕。
接近正方形的椁室正式显露了出来。
果然,这是一座超级大墓,大墓开口长34米,宽32米,在加上19米长,10.3米的墓道,面积接近了1300平方米。
不仅如此,这大墓修建有14级台阶。
这是楚墓中最典型同时也是高等级的丧葬制度。
台阶对应的是身份等级,在包山大冢发掘前,湖北曾在江陵县发掘出了15级台阶的古墓,对应的是仅次于楚王和楚国封君的地位,那么14级对应也应该是尊贵之人。
此外,佐证墓主人尊贵身份的,还有椁室上的盖板,这些盖板是由一根根重达2吨的,足有0.4米见方,长7米的粗大木料拼组起来的。
能在墓室内使用如此很大沉重且优质的木材,墓主人财力惊人
通过大揭顶的方式打开椁室后,人们发现,这竟然是个五居室 整个椁室被分隔成了5个空间。
中间的是墓主人的长眠之所。
周围的四个分室则被放置陪葬品。
南分室里,人们发现了大量精美漆器,彰显了楚人掌握的高超的木器髹xiū漆技术。
东分室里,人们发现了不少生活用品,其中的凤鸟双连杯更是堪称绝品。
最小的西室里,人们还发现一具折叠床,这床全部由榫卯结构构成,还能折叠,堪称户外床具的鼻祖了。
床上还细心地放置了一把竹扇和一束竹简。
遗憾的是,人们打开这束竹简发现上面竟然空无一字。
此外,在其他分区中,人们还发现了兵器和车马器等。
经过,这古墓的四间分室中提取器物1885件,其中的珍品创下了不少全国第一。
中国第一折叠床我国最早的可折叠的木床;中国第一漆画——《迎宾·出行图》;中国第一支毛笔包山二号墓出土我国最早的带套毛笔;中国第一铜铍铍头呈剑形的兵器,保存最完整;
中国第一鸳鸯杯最早映证我国史书中记载的鸳鸯杯;中国第一酒具盒我国保存最好的猪首酒具盒;
中国第一龙首杖最精致的错金银龙首杖;中国第一樽铸造工艺最精的宫庭用器错金银铜樽;中国第一彩绘铜镜我国最早在铜镜上彩绘的花纹。
此外,人们还在随葬品中发现了对原料鸡和猪的不同烹饪方法,熬鸡熬鱼与炙烤等烹饪方法,也让墓主人的生活更加生动起来。
4
墓主人竟是司法部长
除了种种器皿珍宝,这古墓中价值最高的,还要数研究价值很大的简牍。
这些简牍共有288枚,记载了司法文书、占卜,祭祀等诸多内容,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它所记载的纪年非常明确 为研究当时的楚国政治、经济、法律和古代地理以及文字书法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后来被誉为楚国的百科全书。
也正是这些简牍的发现,让人们认定了墓主人的真实身份。
墓主人名叫昭坨,生前担任楚国左尹,主管全国司法,相当于如今的司法部长。
当时的楚国国家制度,楚王之下为令尹,令尹之下为左尹。
因此,昭坨是当时楚国的三把手,而昭又是楚国三大姓屈、景、昭之一。
这三大姓合称三闾,屈原就曾担任过负责宗庙祭祀和三族子弟教育的三闾大夫。
竹简上,详细记载了昭坨的族系,他的先祖为黄帝之孙老童,而近祖中列在首位的恰恰就是楚昭王。
昭姓即为楚昭王的后代。
墓主人是名副本来的大贵族。
这和他棺椁的五室分隔和墓坑台阶对应的等级也相符。
后来,在一具极为精美的彩绘木棺中,人们惊喜的发现了墓主人的遗骸。
虽然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但仍旧能看到清晰的骨架。
墓主人头东脚西,仰身直躯,身高有1.7米。
经过科学仪器分析,墓主人死亡时的年龄大概在35至40岁之间。
如此年龄就能跻身楚国最辉煌时的权力中心,这和当时的贵族身份以及职位世袭有着巨大的关系。
在墓主人身边,人们又发现了精美绝伦的文物49件,如此奢华的随葬品,也彰显了当时楚国的财力强盛。
例如,装殓着墓主人尸体的木棺,不仅体现了楚人崇凤尚赤、喜巫近鬼,更体现了楚人自由、生动的美学想象力,惊人的浪漫与狂放。
根据竹简上的纪年文字,昭坨下葬时间是公元前316年,楚历六月二十五日。
公元前328年至299年,统治楚国的是古代上著名的楚怀王,正是楚国疆域最大国力辉煌的顶峰。
包山大墓的发掘,让人们认识到了楚国贵族厚葬之风,也见识到了楚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为人们研究当年的辉煌与国运的转折提供了一个小小的窗口。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