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施的生死谜团
西施是中国历史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国第一位女间谍。
而做为越之功臣,吴之罪人的西施最终的结局怎么,则众说纷纭。
有人说被勾践沉江,《墨子·亲士》篇就说:"西施之沈 "沉",古作"沈",其美也。
"《太平御览》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中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随鸱夷以终。
"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
"鸱夷",就是皮袋。
在后人的诗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隐的《景阳井》诗云:"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湾湾欲效颦。
"这说明在唐代,人们是认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说法的。
这与上述记载相同。
而民间传说较多的是被越国大夫范蠡暗暗接走。
《越绝书》却如此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而在《史记》这部具有权威性的史书里,尽管有范蠡的详尽记载,却找不到有关西施的只言片语,难解的秘密让人倍感缺憾。
又有人说被仇恨的吴国人民乱棍打死,至今史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结论。
2.老子的出关谜团
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着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着五千言《道德经》。
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
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古代学家的兴趣,则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
有人说出散关,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
历代不少人认为此说只是道教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来的。
而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保养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
而又有人胡乱推测,说那时治安差,有可能被人半路打劫,导致意外身亡。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
《庄子·天道篇》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离职后便离开周室而"归居"了。
老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离孔子所在的曲阜不远。
孔子还曾拜访过老子,也就是传说中的"孔子问礼"。
这件事不论是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还有在儒家着作《礼记·曾子问》中都有记载,说明老子退隐后东归的说法比较可靠。
3.徐福的东渡谜团
秦始皇嬴政并吞六国,统一全国后,位高权重,而最指望的就是长生长寿,后来听人说东海上有蓬莱仙鸟,那里有服后可以长生的灵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东渡大海,后来秦始皇嬴政至死也没盼来徐福的消息。
徐福到底去了那里?有人说那时航海技术差,碰到大风浪,全部覆没。
而史籍中最早记载徐福史事的是司马迁,可是没有讲明徐福浮海到了何处。
后人以为是台湾或琉球,也有说是美洲,但大多数认为是日本。
最初提出徐福东渡日本的是五代后周和尚义楚。
称:"日本国亦名倭国,在东海中。
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
……又东北干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至此,千易网,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
"
义楚称这一说法来自日本和尚弘顺。
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认为徐福东渡到日本,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献诗,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
清末驻日公使黎庶昌、黄遒宪等人,都参观了徐福墓,并诗文题记。
而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渊源》中说,战国先秦时期,中国东南沿海民众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领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队,"徐福入海东行,必然真有其事。
"香港卫挺生着《徐福入日本建国考》,认为徐福就是日本的开国者神武天皇仲田玄,并认为他是颛顼之后徐驹王29世孙。
台湾学者彭双松着《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书,进一步充实卫挺生的观点。
至今日本保存着不少徐福活动的遗迹,如和歌山县徐福和他的传员七人墓、徐福宫,九洲岛佐贺县"徐福上陆地"纪念碑、徐福的石家、徐福祠,另外又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等等。
有些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日本只是传说,找不到可靠的古代文献来证明。
更有人认为,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是日本10世纪左右的产物,并非最先由中国人提出来的。
徐福当时到的只是渤海湾里的岛屿,他在日本的事迹、遗迹、墓地,均属后人虚设。
另外,又有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是古代事实,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的美洲,回为徐福东渡的时间与美洲玛雅文明的兴起相吻合,而日本与中国大陆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费巨资,数年才干抵达。
人海茫茫,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