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普陀区黄陵路路面狭窄、设施老旧、绿化布局不合理,不能满足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品质的要求,用居民的话说这条街压根不像逛的街,乱七八糟,没有一点吸引力。
黄陵路全长592米,共有沿街商铺84家辐射周围4个居民区、17个小区、9401户居民,沿线有幼儿园、学校、社区养老机构和政府服务机构等。
2019年,普陀区甘泉路街道以黄陵路为试点,开展美丽街区更新行动,在黄陵路163号建立了甘泉百姓客厅,让老街区焕发了新活力。
在此基础上,甘泉路街道以百姓客厅为核心,坚持党建引领,探索五社联动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把百姓客厅打造成社区共治地、社工赋能地、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地、社区志愿者培育地、社会慈善开展地。
7月20日,甘泉路街道举行黄陵路百姓客厅共治赋能计划启动仪式暨甘泉路街道社工站启用仪式。
如今,百姓客厅分为上下两层。
一层设有黄陵路公益角,围绕甘泉区域特色,利用场地资源,定期为社区开展慈善超市义卖、公益宣传等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营造公益宣传氛围,发挥社会慈善功能。
一层另外一侧为邻里烘焙坊,街道办事处给予其房租优惠,让烘焙坊让利与民,并且承担百姓客厅的日常运营维护,以亲民的价格与贴心的服务,让甘泉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此外,还设立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为环卫工人、快递员、协管员、送餐员、出租车司机、物流驾驶员及交警辅警等户外工作者提供饮水、手机充电、休息桌椅、餐食加热、避暑取暖等免费服务。
为充分发挥社区自治共治平台作用,百姓客厅基于不同功能打造了三个共享空间,分别是共享会客空间、共享议事空间和共享办公空间。
百姓客厅打破了小区围墙界限,为安塞、黄陵、名都、志丹等4个周边居民区的居民提供一个免费的的公共空间和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台。
甘泉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新华表示,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和压舱石,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社区精细化治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同时通过项目化方式推动社区内部资源盘活和外部资源引入,将居民的鸡毛蒜皮变为顺心满意。
启动仪式后,举行了首届泉治沙龙暨甘泉路街道居民区泉治自治项目对接会。
与会专家、社会组织代表、大梁书记与居村组织代表共同就文明养宠、社区绿化美化、青少年教育实践、养老互助帮扶等社区自治热点问题和项目化治理路径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
今年,街道在百姓客厅建立了甘泉路街道社工站,并启动黄陵路百姓客厅共治赋能计划,将通过组建一支参与式共治队伍、绘制一张规划治理新蓝图、举办一场街区睦邻美好生活节,开展红色黄陵温暖黄陵自律黄陵活力黄陵平安黄陵等九大行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