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解 > 地球上5大未解之谜 >

成年人的恶毒到底有多可怕

时间:2024-12-28 22:33 来源:网络 作者: 小未阅读
【未探网探索分享】

成年人的恶毒到底有多可怕

如果想从煌煌史册里,看看成年人的恶毒。

哪怕首先值得一说的,就是宋初一桩让国人痛了近千年的悲剧:杨业之死。

身为演义小说里杨老令公的原型,北宋名将杨业在真实的历史上,一样是威名赫赫。

无论作为北汉大将还是宋初名将,杨业最拿手的工作,就是吃饭睡觉打辽兵。

特别是在归宋之后,守卫雁门山防线近八年的杨业,多次击败辽国大军进攻,甚至吓得辽军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可就是这样一位叫敌人打哆嗦的铁汉,却不得不在雍熙北伐里,受命以劣势兵力阻击辽军,最终壮烈殉国……

成年人的恶毒到底有多可怕

如此自毁长城的悲剧,也叫多少后人恨得咬牙,导致杨业身死的老上司潘美,也在野史里被吊打了千百遍,甚至成了戏台上知名的大奸臣。

但实事求是说,直接导致杨业身死的凶手,还真不是潘美,却是雍熙北伐战役里,另一个不太知名的恶毒人物:监军王侁。

当时的情况是,杨业与潘美统帅的宋军,原本连战连捷。

可无奈主帅宋太宗瞎指挥,其他四路宋军连吃败仗,不得不全线撤退。

杨业这边也成了孤军,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安全撤退。

为大局计,杨业建议大军虚虚实实,利用雁门山的地利交替掩护撤退。

这本是个稳妥的好办法,可监军王侁却在这关键时刻,说出了一句载入史册的恶毒吐槽: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这话的杀伤力,可不止一般的重,杨业原本就是个降将,日常也受尽猜忌。

王侁却在这关键时刻拿这说事儿,给杨业扣上逗挠不战的帽子,嘲笑杨业是不是想反水。

这种枉顾战场事实,胡乱扣帽子诋毁的套路,句句戳着杨业的心。

于是,从来流血不流泪的杨业悲愤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愤然带兵向前,如王侁们所愿那般,以全军覆没的悲怆,殉国于陈家谷。

很多人说起真实历史上的杨业之死,除了痛惜他的悲怆,更不解王侁的恶毒。

这王侁只是个毒舌的监军,为何一句话就能迫使杨业悲情赴死?这,其实就要看看北宋的监军制度,在对武将高度严苛防范的北宋,日常就被多忌之,每天都生活在猜忌里。

遇到重大战事,前线的监军们更是掌管一切,哪怕作为杨业上级的潘美,话语权也被大量剥夺。

在这样以文制武的高压下,勇武如杨业,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没有还手之力的又何止是杨业,也正是从宋太宗年间起,对武将的恶毒,成了诸多文臣们的拿手好戏。

比如战功卓著的名将狄青,就因京城闹水灾,竟被某唐宋八大家之一指责坏了国家风水,不得不外放避祸,最终郁郁而终。

而北宋靖康之耻前夜,名将种师中同样是在文官的毒舌催促下,不得不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愤然出征,最终血洒战场……

把宋朝坑到积贫积弱,甚至坑没半壁江山的,就有这恶毒。

不过比起明末的名臣来,宋朝的文臣,还是差了一筹。

宋朝文臣大多是玩嘴,明末的名臣,却是能下毒手绝不吵吵,典型一位,就是崇祯皇帝的大宝贝杨嗣昌。

明末庸臣贪臣极多,一度深受崇祯皇帝宠信的杨嗣昌,至今还在历史票友间圈粉不少。

好些人都津津乐道他勇赴国难的行动力,以及四正六隅十面网的高超谋划,乍一看去,杨嗣昌也却是是明末难得的能臣,既不像大多数人那样混日子,更对剿贼等大事百分百认真。

可这样一位能臣,其实却比庸臣还坑,因为他的一个毛病:刻毒。

他刻毒到什么地步?这位一直标榜担君父之忧的能臣,胸襟却十分狭隘,手段更非常狠毒,哪怕和他有同样的志向,只要心思和他稍不对,那就往死里整。

比如与他政见不同的孙传庭,虽然有击败李自成的大功,却被他整进了监狱,耳朵都给活活整聋。

而另一位劳苦功高的名将卢象升,在崇祯十一年勇赴国难,却也因主张不同,被杨嗣昌各种恶治,最后在被杨嗣昌百般刁难后,率领残兵悲壮抗敌,壮烈战死在巨鹿。

按理说,别管生前多大仇,这会人都没了,还是为保卫大明殉国的,该了的恩怨也该了结了不?杨嗣昌,却显然不这么想。

听闻卢象升战死后,杨嗣昌的恶毒操作就来了:先是大肆散布谣言,胡说什么卢象升逃跑卢象升投敌。

为了把卢象升彻底搞臭,他更派亲兵俞振龙去巨鹿现场查看,叮嘱一定要把卢象升的罪过砸实。

但杨嗣昌没想到的是,他的亲兵俞振龙都比他要脸,在得知卢象升壮烈战死的过程后,俞振龙被彻底震撼了,坚持如实上报,绝不肯污蔑卢象升。

然后,就有了杨嗣昌在明末史籍记载里,一顿最不要脸的操作:他居然把卢象升的尸体扣押了八十多天,百般羞辱英雄的尸骸,同时又对俞振龙严刑拷打,强迫俞振龙改口,却只换来被打得奄奄一息的俞振龙,一声悲愤怒吼: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这样一个恶毒的杨嗣昌,竟然就能长期把持明朝剿贼抗清的军政大权。

这样一个恶毒的杨嗣昌,还被自诩精明的崇祯帝百般宠爱,哪怕最后打了败仗后惊惧而死,还被崇祯帝隆重祭奠。

如此恶毒人物,不但把明末的一把好牌打稀烂,更叫晚明政坛掀起一波波逆淘汰,如卢象升等能臣几乎被淘汰干净,无可救药的明朝,也随着崇祯帝在煤山的凄然上吊,落得彻底歇菜。

成年人的恶毒,不止可怕,更坑国坑民。

以这类操作说,今天那些靠造假新闻带节奏,被戳穿后还反咬别人是暴徒的境外媒体无良大V,以及那些在互联网上不负责任传谣,网暴奥运健儿的XX侠们,都可以说是这类人的孝子贤孙。

对照历史,也足以让我们擦亮眼睛。

参考资料:《明史》《明史纪事本末》《宋史》《杨家将史事考》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