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解 > 地球上5大未解之谜 >

为什么看兵马俑总听到有人喊公主

时间:2024-12-24 05:27 来源:网络 作者: 小未阅读
【未探网探索分享】

混入兵马俑群体的壹读君 丨 彤 子

各位朋友,你们身边有没有人身患一种常见病——公主病

前不久,抖音上就有位女士犯了公主病,怀疑自己是前世秦公主,称每次去看兵马俑,都会莫名听到:公主陛下,真的是你吗?

为什么看兵马俑总听到有人喊公主

其实,每个女生多多少少会有点公主病,幻想自己是个公主。

北京故宫的青石路长满了穿戴整齐的各朝公主和清朝格格。

为什么看兵马俑总听到有人喊公主

为什么看兵马俑总听到有人喊公主

这两位格格有点落魄啊……

连关晓彤都在游故宫时公开表示,自己是满清八大姓氏之一瓜尔佳氏的后人。

关晓彤也曾自我调侃在逃格格

壹读君发现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样是皇帝的女儿,秦朝就叫公主,清朝就叫格格。

皇帝的女儿究竟有多少种叫法呢?

公主称谓演变史

自古以来,帝王女儿的称呼总在变化,下面我们按时间顺序系统赏析一下。

上古时期的帝王之女称为——帝女

主要包括天帝之女瑶姬;炎帝之女精卫;帝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

图片截自《汉典》

接下来是王姬

王姬是周王的女儿,其父亲们皆姓姬

为什么看兵马俑总听到有人喊公主

这位是王姬老师,但不是王姬

夏,单伯送王姬

秋,筑王姬之馆于外。

——《左传·庄公元年》

何彼襛矣,美王姬也。

——《诗·召南·何彼襛矣序》

在《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和《左传·庄公元年》中提到的王姬,都是周王之女。

姬在古代是对女子的美称,又是周王姓氏,在当时被认为是高贵的象征,也只有周王的女儿配得上姬这个字,所以王姬的称呼在周朝就被帝王垄断了。

女大不中留,王姬也是如此。

在古代女子结婚需要家当主婚人,但王姬的家长是周王,让国事繁忙的天子主婚不合适,于是就要从诸侯中挑选级别最高的人代理。

在周朝级别最高的诸侯称为公。

王姬们就成了需要公主婚的人,简称——公主

在古代少儿读物《幼学琼林·卷二·外戚》中就提到:帝女乃公侯主婚,故有公主之称。

公主这个称谓从春秋战国时期固定下来,延续至今,但随着朝代的变化也会有些小变动。

在汉代、明代长公主可不是皇帝的大女儿,而是皇帝的姐妹。

先皇的姐妹(皇帝的姑姑)则被称为大长公主

在唐代,郡主一般指准公主,因为郡主是太子的女儿,等到太子顺利登基成为皇帝时,郡主也就变成公主了。

但郡主在清代和公主一点关系都没有,充其量是个格格。

说到格格跟公主可不是一个层级。

被当成公主的格格们

随着当代清宫戏的热播,很多人都以为在清朝格格是公主的代称。

其实清朝的格格身份地位悬殊:可能是皇帝的养女,也可能是满清贵族家的女儿,还可能是身份特殊的宫女。

格格是满语的音译词,在汉语中是小姐的意思,在清朝前身的后金初年确实是皇族女儿的专用称谓。

但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后,开始仿明制,自崇德元年 公元1636年起清朝皇帝的女儿就升级为公主了。

清朝的公主还会通过封号区分皇后与妃子生的公主:皇后生的女儿称为固伦公主妃子所生的女儿称为和硕公主;生母身份低微的公主没有封号,单纯称为公主。

帝女皇后所生,封号固伦公主;妃嫔所生及皇后养女,封号和硕公主。

——《清会典事例 二宗人府封爵》

固伦一词在满语中是国或天下的意思,还有尊贵之意,因此只有皇后的女儿可封固伦;和硕在满语中是一方、方面的意思,也会加封到亲王头上,亲王的女儿格格也可被加封为和硕公主。

电视剧《甄嬛传》中,皇帝为了收拾臭脾气的敦亲王,就把其女封为和硕公主,召入宫中做人质。

当然封号这种东西说撤也就撤了,在敦亲王被贬为庶人时,和硕公主也是一样的下场。

清朝格格则是其他皇族成员女儿的称号。

自入关后,清朝将高等宗室爵位依次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四种。

《清史稿职官 四公主表》中记载,清世祖福临于顺治十七年 1660年又为格格们划分了等级:

亲王之女封郡主,称和硕格格;郡王之女封县主、贝勒之女封郡君均称为多罗格格;贝子之女封县君固山格格;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封乡君格格

注:满语多罗的汉语意为礼、道、理;满语固山的汉语意为旗,旗是八旗组织的最大编制单位。

清朝还有一种格格专门插足公主的婚姻——试婚格格

试婚格格通常由宫女担任,要随嫁妆一起到额驸 驸马家中与驸马同床试婚,然后将详细的体验报告(如有无生理缺陷、阳痿等隐疾)回报宫中。

也不知道清朝的公主们对试婚格格有啥看法,另外比起有封号的格格,没封号的清朝公主在历史中连个名字都留不下。

当然,留不下名的不止是清朝公主,连公主的部分称谓都会被历史淡忘。

不为人知的皇帝女儿专称

除了被当成公主的格格,还有被从皇帝女儿群体除名的称谓——皇姑

皇姑这个词一听就像皇帝姑母的简称,但皇姑的含义上指皇帝的姑母、中指皇帝的姐妹、下指皇帝的女儿

在元杂剧《谢金吾》中,女主扮演的皇姑就是皇帝的姑母,唱词中我须是真宗皇帝老姑姑就道明了身份。

正旦约等于女主角

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倩女离魂》《汉宫秋》《梧桐雨》等。

清代小说《绣球缘》中也出现了皇姑一词。

《绣球缘》中的皇姑就是皇帝的姐妹了,在第二十回中,皇姑说过一句:公爷造此大逆,教媳妇有何面目见皇兄

在清代白话小说《双灯记》中,皇姑又成了皇帝的女儿。

在《双灯记》第十回:二位皇姑谢了皇父,下金銮宝殿,入了皇姑府第。

然而在《汉典》中,皇姑作为皇帝女儿的含义却没有被收录。

使皇姑一词与公主再无瓜葛。

王通皇,因此王姑也可上指皇帝的姑母,中指皇帝的姐妹,下指皇帝的女儿。

由于王自汉代以来一般指诸侯王,所以王姑也指诸侯王的姑母、诸侯王的姐妹、诸侯王的女儿。

如今,《汉典》中王姑已经从皇室家族中彻底剔除了。

最后,壹读君也要提醒远在西安的秦公主:陛下一词是称呼皇帝的,其他皇室成员应称殿下。

兵马俑叫你陛下一定是有计谋的,你千万别答应。

听说秦始皇脾气暴躁,小心他出来撕你……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