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秦朝灭亡让人唏嘘不已,一般讲秦朝因暴政而亡,但一个庞大帝国的灭亡,还需要细细讲,不可以暴政一言以蔽之而论。
一、秦始皇突然离世
秦始皇巡游天下,在平原津生病了,可能已经感觉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所以不愿意身边的人说死,结果越不说,病越重,直到秦始皇自己感觉可能不行了,就写下遗诏,传书于公子扶苏,舆丧会咸阳而葬,这一点看,秦始皇大意了,对自己太自信了,以为公子扶苏在北疆有军方高级将领蒙恬支持,所以继承皇位理所当然,可曾想,历史并没有向他所想的方向去发展。
关于秦始皇的病逝,一来,多年勤政,多有劳神劳心,工作狂的状态肯定对身体是有损伤的,再者,巡游多地,可能水土不服,饮食起居等稍有紊乱,年事已高,又追求长生不老,多吃了些丹药,结果上崩在外。
二、帝国新核心团队业务能力差
秦始皇驾崩后,二子胡亥、赵高、李斯三人,密谋拆开秦始皇遗诏,修改后发布,主要有两个部分:首先是传位于二公子胡亥。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胡亥根本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因为他不是嫡长子,古代宗法继承,都需遵循嫡长子继承,才能信服天下。
其次,历数军方高级将领蒙恬和公子扶苏的罪状,最终赐死。
这一段历史里,这修改诏书的桥段,太狠了,硬生生的把自己搞成了嫡长子。
这波操作太秀了,而公子扶苏,可能也是直男,深信了诏书,果然自杀了,大好的江山,让给了二弟。
我想,扶苏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凄惨的嫡长子,本来是天上的人,一下下,跌到了地狱,灰飞烟灭。
又说回去,最新的帝国管理团队核心人物:胡亥、赵高、李斯。
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秦二世胡亥和赵高关系比较近,而李斯虽有治国之才,但后来硬生生的被前面两个人,又刻字,又割鼻子,又砍脚,又车裂。
我想,李斯地下有知,悔得肠子都青了,这无异于与虎谋皮,如果当时李斯暗自操作,通报公子扶苏,让真正的嫡长子继承天下,我想历史会改写。
秦帝国的毁灭第一步,毁在了李斯的一念之间。
再说赵高,他这样的人物,其实是混迹于世间的投机小人,不仅仅自己身体残缺,更心理阴暗,想将秦二世胡亥玩于鼓掌之间,指鹿为马是何等的荒唐。
从国家管理的角度讲:赵高不是军方出生,在秦朝盛行军功爵制的时代,不足以信服军队。
也非官僚出生,既没有地方任职经历,也没有中央部门任职,只是会搞点阴谋诡计罢了。
这样的管理团队,对于庞大的秦帝国来说,是一次灾难,巨大的灾难,将国家交到这些人手中,不亡才怪。
三、一个偶然
我们先梳理下秦末的历史事件:
公元前210,秦始皇驾崩
公元前209,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7,,刘邦进驻咸阳,秦灭亡
公元前202,西汉建立,定都长安。
庞大的秦帝国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奔溃,其导火索,是一场大雨。
当时戍边的陈胜吴广等人,未按照规定时间抵达渔阳,想着反正都是死,大丈夫还不如大干一场,因而举起反抗秦帝国的第一枪,是陈胜吴广之人,但确实因为一个偶然:一场大雨的来临。
从此以后,中国政治出现了平民出生的政治,西安的开国皇帝只是泗水亭的亭长,类似于现在的村长。
而秦朝的皇帝秦始皇世代贵族,已然很久,大家对比下。
百代而行秦制,秦朝的政治制度建设如果有问题,为什么会流传两千多年,时至今天,秦朝推行的郡县制的县仍然存在,中国的皇帝制度直到二千多年后的1911才戛然而止,难道一个简简单单的暴政,能概括得了?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