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解 > 地球上5大未解之谜 >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时间:2024-12-16 15:35 来源:网络 作者: 小未阅读
【未探网探索分享】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照片来自网络,侵删

人生逆旅,我亦行人。

古都西安,极具浪漫色彩。

几千年多少旅者匆匆擦肩,又有多少人了解这座古都鲜为人知的往事?

让我们来分享一些连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故事吧。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01.

大雁塔真的有神明庇佑?

大雁塔巍峨高耸,屹立千年,不仅是佛教圣地,承载唐代高僧玄奘大师西天取经的故事,也是西安古都文化的象征建筑。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古人对大雁塔恢弘气势曾经有很深的见地: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官。

登临出世界,磴道盤虚空。

08年汶川地震,大雁塔曾经出现数处裂痕,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裂痕了。

成华年间 1487年,大雁塔在一次地震中被震成两半,裂缝最严重竟有一尺之宽,当时的所有人都认为这座千年古塔,佛教圣地,恐怕在劫难逃。

不想30多年后这个裂缝居然一夜之间合拢起来。

更令人惊震惊的是又30多年后的华县大地震,关中建筑倒塌无数,西安城的高楼更是损失殆尽,但这座宝塔却依然高高耸立,使当时民众纷纷认神佛庇佑。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千年沧桑,见性志诚,让整个佛塔向西倾斜1米,成为名副其实的斜塔。

也许也和他曾经的主人一样,念念回首,即是灵山。

一念清净,烈焰成池。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02.

秦始皇陵下埋葬着复制的秦朝皇城

据说西安本地爷们每天时常关心的事只有三件:今晚找谁喝点?工资什么时候发?秦始皇陵下面到底有埋着什么?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秦始皇陵是中国人对历史和古墓的终极幻想。

这座面积相当于2个澳门,78个故宫的陵墓,当时用70万人,耗费40年的时间才修建完成。

那么这座相当于埃及胡夫金字塔16倍工程量的恢弘造物,下面到底藏着什么?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战国时代皇陵有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墓下应该有一座与秦朝咸阳宫(皇宫)1:1比例复制的宫殿实体。

事死如事生就指战国时代,崇信人死后,在幽都 当时佛教还未传入中国,还没有十八层地府的概念过着生前一样的生活,所以对待亡者,特别是王族,应该在陵墓地上、地下建立生前一样的建筑,随葬用品也要和世间的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当时秦始皇的生活起居是什么样,秦陵下有一个完整复制品在里面。

到底下面有多少传奇故事,与上古传说。

也许我们等我们老去,仰望西方,鎏光溢彩

还在想象那些时间尽头的故事。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03.

面食之乡和秦统一六国的关系

外地朋友来西安,无一例外第一句话都是:推荐一下西安美食。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对于这一点,小编十分赞成,来到西安,确实要多带几个胃。

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西安号称面食之乡,除了凉皮,肉夹馍,羊肉泡馍耳熟能详几样等,其实还有很多种类的面食可供选择。

比如面条的种数就令人震惊,像油泼面,岐山臊子面,杨凌蘸水面,荞面饸饹,礼泉烙面,户县摆汤面,安康浆水面等就够你吃个七八天的。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西安号称一馍在手,万物可夹

像腊汁肉夹馍,腊牛肉夹馍,花干鸡蛋夹馍,土豆片夹馍,锅盔辣子夹馍,凉皮夹馍,串串夹馍等琳琅满目。

甚至最近还听说有卖辣条夹馍的,真是与时俱进,本地人也表示震惊。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关中地区之所以成为面食之都,很大程度上在于西安是传统的小麦种植区。

古代,秦国统一六国,小麦的功劳功不可没。

战国时代,中原大部分人民还是以黄米,小米,豆类为主粮,行军打仗就是把上面各种粮食混合在一起做成干粮糗。

秦国的郑国渠使关中地区变成需要大规模灌溉的小麦适宜种植区,让量产小麦成为可能。

小麦比较小米等作物,产量高,便于储藏,做成的锅盔比更利于消化,提供更多人体所需能量,更重要是保质期更长,便于携带,小麦做成的锅盔,可长时间保存,强化秦军后勤补给能力,为统一天下提供了保障。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从秦朝到现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关中仍是小麦的重要生产地,这也是这片土地各种面食层出不穷,花样翻出的原因。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04.

佛教八宗,有六宗在关中

传入中土的佛教分为八个宗派,每个宗派都有祖庭,这些宗派大部分将祖庭建立在关中地区。

分别是:

禅宗祖庭——郑州少林寺;

净宗祖庭——西安香积寺;

律宗祖庭——终南山净业寺;

天台宗祖庭——天台国清寺;

唯识宗祖庭——长安大慈恩寺;

华严宗祖庭——长安华严寺;

三论宗祖庭——西安户县草堂寺;

密宗祖庭——西安大兴善寺。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唐代玄奘西行带回来佛经,佛像与一枚真身舍利,并在大慈恩寺翻译经文,成为唐代佛教第一大事,对佛教传播起了极大推动作用。

玄奘西行带回印度派出使节与唐朝的建交,也对中国对西域与印度交往起到了重大作用。

这也是大慈恩寺具有崇高地位的原因之一。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05.

听说你们西安娃上学如上坟?哎,奏斯滴

经常听到学生党抱怨上学如上坟,别的城市总是一笑而过。

可在西安,自己学校没有个古墓,还真不好意思出来打招呼。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陕西师范大学埋的是唐朝宰相贾耽。

西安理工大学是唐朝公主李倕墓。

西安财经大学是秦始皇的亲奶奶的夏太后。

西安交通大学据说是西汉纪委书记的墓。

还不确定是谁。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最传奇的西安政法大学居然把汉代执掌律法的廷尉张汤墓挖了出来,祖师爷坟上洗澡。

最优秀还是西安邮电大学 南校区,从战国到唐代古墓葬600多座,可号为古代史的活化石。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06.

汉武帝的昵称

汉武帝,名刘彻。

但是小时候名叫彘。

在汉代的官方语言 汉朝普通话彘是猪的意思。

刘彘,就是刘猪儿,所以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官女毕恭毕敬的走上去,小心翼翼道:猪猪王子,到用膳的时辰了。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好萌!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07.

西安城墙的故事

现代的西安城墙,其实是明城墙。

白居易的《琵琶行》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的蛤蟆陵,又叫下马陵,就是现在的南城墙边上。

西安的四个正门叫长乐门、安定门、永宁门、安远门连在一块就是长乐永安。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西安市曾有规定,城墙内的城区建筑应当适应城墙的高度,所以西安内城区没有建设高楼大楼,导致外地人来到西安觉得十分落后。

他们只能看到老城区内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又不爱去曲江、高新区去体验现代西安的繁华。

不过历史的沧桑,也有它独特的质感,现代的时光也无法磨去。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某一天,当漫步在夕阳余晖的城墙下,你回首夕阳尽处,应是长安繁华,也许这一刻将留在你的记忆深处。

永不磨灭。

那些西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