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一直以龙作为自己的象征,龙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符号活跃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之中。
在很早的时期,龙就已经以图案的形式出现,龙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都是有着崇高的地位,把它视为权势与威严的象征。
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炎黄子孙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古代的皇帝被称作真龙天子,寒门子弟高中状元又叫鲤鱼跃龙门。
而关于中国龙的起源,一直都是中国文化中一个神秘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末,在河南省濮阳市老城区施工现场意外挖出一座上古时期墓葬,被认为是仰韶文化部落的遗址。
接到消息后,考古专家很快就到达现场进行发掘,考古人员从一座编号为M45的古墓葬中挖出相当奇特的东西。
这是坑竖穴墓,南北长约为4.1米,东西宽约为3.2米,向南端呈现圆形,向北端呈现方形。
在墓的东西两侧有一对弧形小龛,中央部分躺着的是头部朝南的男性墓主。
在棺木的两侧还有两个用贝壳排列成的动物图形。
其中一个形象是龙,位于东侧;另一个形象为虎,被安置在西侧,它们的头部都是朝北。
此外,墓主人脚部附近还有一个用蚌壳排列起来的三角形,旁边放有两根人的腿骨。
此类型的墓葬方式历史罕见,在众多的古墓穴中都没有相似的下葬习俗。
为此,考古专家特别将它命名为蚌苏龙虎墓。
通过碳14的测试,可以推断出墓主人下葬的时间约是公元前4500年,这就意味着墓葬已经有6500多年的历史。
正因如此,被发现的龙又获得中华第一龙(虎)的称谓。
据考古人员推测,下葬习俗奇特,有三个人陪葬,在三角形蚌壳处的人骨都经过精心雕刻,说明墓主人身份不凡,拥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力。
根据墓穴发现的特征来看,墓主人脊柱被人为砍断,胸椎和胸骨已经消失,于是专家推测,从时间和特征上来看,墓主人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蚩尤。
蚩尤骁勇善战,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共同首领。
关于他的记载,春秋时期的史料书籍最为丰富。
据记录,上古时期的九黎部落首领就是蚩尤,学者根据《逸周书》、《盐铁论》进行推测,认为他是太昊、少昊氏族集团的一个领袖。
至于他的81兄弟,他们都相当骁勇善战,势力比较强大。
关于他的形象,很多书籍中都形容他有牛的面孔、背后生一双翅膀,本领相当超凡。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炎帝在阪泉之战中被黄帝打败,后发生的涿鹿之战,蚩尤又被黄帝联盟打败。
另据《鱼龙河图》记载:黄帝不敌蚩尤,乃仰天长叹,向天遣玄女求助而取胜,这一说法也比较流行。
之所以认为被发现的墓穴是蚩尤的,首先是时间上的对应,涿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4600年,与碳测的时间距离很近。
当时没有文字记载,唯一可以推断出的东西就是用传说中的事物与碳测相互对应,最后得出结论。
其次就是墓主人尸骨的不完整,墓主人尸首异处、身体残缺,很可能是蚩尤被杀后得到厚葬。
并且墓穴发掘的地方与蚩尤死亡的地方非常近。
蚩尤部落主要活动的范围是河南、山东、河北交界处,那一带地区被称为九黎之都。
黄帝大战蚩尤(网络示意图片)
蚩尤大战炎黄联盟,作战路线是蚩尤带着民众一起从东部向西部进发,先是打败炎帝部落,后陆续向黄帝部落进发。
不过走到山西地区的时候与黄帝联盟相遇,然后就发生一场绝地中华历史的大战。
战争失败后,蚩尤部落民众归属于炎黄联盟,参与发展华夏族。
虽然对蚩尤的埋葬地点没有记载,但从身体特征、地点和时间上来推算,那很可能就是他的墓葬。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此次推断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发掘出6500年前的上古墓葬,出土了一些新石器时期彩陶文化艺术品,对于研究远古工艺美术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