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解 > 地球上5大未解之谜 >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时间:2024-12-12 08:55 来源:网络 作者: 小未阅读
【未探网探索分享】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严歌苓小说《妈阁是座城》开头这样写道:

妈阁是座迷城,容纳了各种人性、浓缩了百样人生。

妈阁是实验场,一场场对赌如电光火石,生死相搏;之后跟踪追债、猫鼠游戏,是智力的比拼,更较量人性的成色。

妈阁,指的就是澳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澳门给人留下的印象不过俩字:赌城。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赌城,是澳门给多少人的第一印象?/ 图虫

确实,人们为赌而来。

东方蒙特卡罗东方拉斯维加斯的标签堆砌在它的头上,博彩业更撑起了GDP的半壁江山。

金碧辉煌的酒店、人声鼎沸的赌场,让这片仅有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充斥着大量跌宕起伏的人生和诡谲多变的人性。

人们不断八卦着赌王的家务事,在《007》《濠江风云》里想象着这座城市的样貌。

但,澳门当然不只赌博。

当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切入,或许更能窥探它的全貌。

01

妈阁是座城

在以数百年计的时间里,澳门只不过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

直到十六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在妈阁山附近的海峡登陆,问渔民此是何地,渔民答曰:妈阁

自此,Macau便作为澳门的外文名传入西方。

Macau,当然不是澳门的真姓。

要知道,早在秦始皇时期,澳门便以濠镜之名纳入中国版图。

在明末清初,又因东、西洋望山像两扇门,故世人谓之澳门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曾经零碎的澳门/ 图虫

澳门最初的形象像一朵开了三瓣的莲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后来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填海造陆工程,终于把澳门变成两座大岛,由西湾大桥、嘉乐庇总督大桥、友谊大桥负责把它们缝合起来。

即便如此,澳门的面积还是很小。

小到什么程度呢?约等于1/34个香港。

你或许很难想象这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只要逛0.6个秦皇陵,你就能逛完澳门。

但就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偏像施魔法般装下了69万的人口,密度为世界之最。

各色人种在中西合璧的建筑里摩肩擦踵,你甚至可以看见一辆双层巴士占据整条街道的景象。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高密度的楼宇,狭小的土地

密密麻麻的人口如何安插在逼仄的土地上?澳门人也有自己的答案,填海和修路。

身处赌城,澳门人却不痴迷于赌博。

据澳门大学一份2019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只有40%的居民参与博彩。

比起玄之又玄的运气,平和务实的澳门人更愿意向海索地,谋求实实在在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澳门的填海扩张史比电影更具传奇色彩。

据现有资料显示,澳门从清朝末年(1912年)到现在的100多年间,土地面积疯狂增长了300%,其中20平方公里的面积靠填海得来。

也就是说,澳门有三分之二的土地是靠他们自己造出来的。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澳门,填出了三分之二的面积

路氹填海区,直接填平了氹仔岛和路环岛之间的海域,足足填出了澳门18.7%的面积,是为举世震惊的路氹填海工程。

如今,填海还在继续,两个大岛之间不断地向对方靠近,人们相信,或许终有一日氹仔和路环会填到半岛之上。

妈阁,也终于把零碎的岛屿,变成一座城。

由岛变城,澳门人的脚步可谓从未停息。

虽然其单一的产业结构(博彩业)被诟病多年,但你不可否认的是,澳门的转身已来——粤港澳大湾区。

作为四个中心城市(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之一,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里,澳门被定位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更被纳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澳门和横琴自贸区航拍 / 图虫

2019年,科技部批准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澳门,而同时在横琴新区的澳资企业也达到了2030家,其中有1/5的企业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行业。

科技创新,澳门已来。

要知道,澳门的基础从不薄弱。

人均GDP常年在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到2025年,澳门的人均GDP有望达到140447美元,荣登全球第一富裕城市的宝座。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澳门将向全球第一富城市发起冲刺 / 图虫

富得流油的澳门也深谙藏富于民的道理,社会福利好得惊人。

2019年,澳门用于民生福利的财政预算就有1033亿,这样的天文数字,你完全可以想象澳门人是怎样被包揽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每年派发现金红包,至于各种结婚、生育、医疗、养老等津贴更是数不胜数,是世界上有名的高福利地区之一。

生活在澳门,可谓被无形的幸福感包围。

02

澳门,中西交融的范本

世人在对澳门的财富、高福利津津乐道的同时,也惊叹于澳门性格里的沉稳务实。

这种稳,是澳门内在文化滋养出来的。

澳门很特别,这从它的外貌便一眼看出:大三巴牌坊隐藏在中国式居民楼里;酒店试图把威尼斯、巴黎搬往东方土地也生存良好;各式中葡结合的美食出现在澳门本土;澳门人和土生葡人能用粤语流利交流......

这种中西交融程度,澳门堪称范本。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澳门文化色彩非常多元 / 图虫

很少人知道的是,澳门是西学东渐的第一城。

当十六世纪中叶,葡萄牙派人来传教之时,明代的广东布政司官员提出了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要求:你们要先学汉语。

这要求一出,澳门这片土地便诞生了后来被称为澳门乃至远东地区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培养了一大批诸如利玛窦、汤若望精通中国文化的传教士。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著名的大三巴牌坊,就是圣保禄学院天主之母教堂遗址 / 图虫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西学东渐,是率先从澳门开始的 / 图虫

在习得中华文化后,他们开始对这座神秘的东方古国产生了更为清晰的敬意。

在澳门的耶稣会传教士范礼安认为,中国是一座秩序井然、高贵且伟大的帝国。

而利玛窦撰写的《中国札记》、巴罗斯的《亚洲十年》,更在传入欧洲后引起一股中国热。

为了传播上帝的福音,又必须让中国民众反向了解西学。

于是,这批传教士开始没日没夜地在澳门翻译了大量涵盖天文历算、数学几何、物理机械、采矿冶金、军事技术、生物医药、地理堪舆等西方典籍。

有学者曾经统计,至少有80名不同国籍的耶稣会传教士参与翻译西书为中文的工作,先后译书400多种,所涉及的范围,对中国而言,都是新的知识领域。

自此,中国士大夫们有了开眼看世界的素材库。

日本文学名著《沉默》也反映了16世纪澳门的重要作用:欧洲传教士到日本传播西学,澳门是最主要的中转站,西学各科由此传入东洋。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利玛窦传教

北大教授季羡林曾这样描述这次文化交流: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文化交流有过几次高潮。

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是西方文化的传入。

这一次传入的起点,从时间上来说,是明末清初;从地域上来説,就是澳门。

在这片狭窄的土地上,狂热的人们不断被制造输送:郑观应写出了西学中源的《盛世危言》;康有为、梁启超办了《知新报》;孙中山在离故土香山仅35公里的地方完成启蒙......澳门,在那个时代无疑给了中国人一副望远镜,而让西方传教士必先习中华文化再传教,则说明澳门是在足够的文化自信上,再吸纳外来文化的。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哪怕有殖民年代,仍有95%的华人占主导地位,说中国话 / 图虫

这一文化基调,对后来400多年间的澳门来说,影响太重要了。

哪怕在大航海时代,欧、亚、非、美的人给澳门送来不同的文化熔炉,但澳门始终没有丢失自己。

就以地名来说,虽然澳门有不少以前葡籍总督命名的街道,但也保留了关前正街大关前巷佐堂栏尾等有历史性意义的街道命名。

还有孙逸仙大马路和冼星海大马路。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澳门的路牌还有蛮多中国古老元素 / 图虫

建筑更是这片土地上中西文化交融的记录者。

澳门历史城区直接串起了妈祖阁、大三巴牌坊、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安多尼教堂等20多处华洋结合的建筑。

中式民居、巴洛克教堂、南欧建筑组成这座城市最初的肌理,在高密度土地上绽放生命。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澳门士多,粤味十足 / 图虫

澳门的葡国菜,可能是世界上第一种融合料理。

香港食神梁文韬曾经说过:做澳葡菜有两样东西是最重要的,一是黄姜粉,二是咸虾叶。

葡国本就没咸虾叶这道菜,他们用澳门本地的咸虾酱和葡国料理里熟知的月桂叶结合,才发明了这道菜。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葡萄牙都找不到的葡国菜,才是澳门美食精髓

在多方文化的交汇之下,澳门已经形成一套自如吸纳、吞吐的文化逻辑,这也是澳门最独特、最本事的地方。

03

浮华与市井

两个平行时空

在澳门,浮华与市井从来都不是对立关系。

你会发现,当这两者共同勾兑在变幻无穷的妈阁城中,顿时变得妙趣横生

作为人均GDP排在全球前几的城市,澳门当然是奢华的,无比奢华。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奢华与市井,可以在澳门并存 / 图虫

比如说,酒店本就是澳门景点的一部分。

这一点,和拉斯维加斯的是相似的,作为世界赌城,全美排名前20的酒店有17家在拉斯维加斯。

澳门也不例外,七八座奢华的赌场酒店群,尽显这座城市的张力。

新葡京酒店无疑是澳门最上镜的一张欢迎名片,它如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不分昼夜地吞吐着过往的人潮;银河、威尼斯人、巴黎人、伦敦人、新濠天地、摩珀斯则前赴后继,用一个个七星级头衔来点缀澳门。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一大批超奢华酒店,点缀澳门

一道旋转门,便可转入一个纸醉金迷的世界。

金碧辉煌的装潢、大师级的手笔、品酒、赏画、古董拍卖,如同天文数字般的金钱在这个小小的VIP贵宾厅里流出又流入,赌徒手里哗啦啦的筹码成为澳门每晚的主题曲。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澳门,中国唯一博彩业合法化的地区

但吊诡的是,当你打开酒店大门,在奢华的尽头,澳门仿佛还提供另一种平行时空。

在这个时空里,澳门显得更为鲜活。

澳门的朝气,是从这个世界里迸发的。

澳门人喜欢饮早茶、吃猪扒包,他们需要从这些人声鼎沸里找回熟稔的自我。

手里拿一份报纸,踏上叮叮车,便可漫无目的地游览这座城市,一座真实、接近人间的城市。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穿梭在大街小巷,更接近真实的澳门 / 图虫

澳门的制高点,不过是海拔91米的东望洋山,从山上往下俯瞰,便是几近赤裸的澳门:海水、半岛、五颜六色的葡式建筑。

山下的东望洋新街,抬头便可望见仿佛是从密密麻麻老居民楼间隙中生长出来的新葡京酒店,时空错乱感更盛。

官也街虽小,却装满了澳门的所有味道。

《游龙戏凤》里的刘德华对舒淇说:只看你走这条街,我就很开心了。

确实,官也街很难让人不开心,写满水蟹粥杏仁饼姜糖的招牌,莫名让人心安;但最能让广东人产生共鸣的,却是十月初五街,心领神会的人已经从记忆里翻找出TVB那套《十月初五的月光》,烧腊店、茶馆、饼铺、唱片店、药材铺、海味店,烟火气便从这里窜出,在街道久聚不散。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澳门街巷里蹿出的烟火味很浓 / 图虫

最后把烟火气笼络起来的,还是美食

其实从味蕾里,你就可摸索出澳门的脾性,永远是那么海纳百川、包容并蓄。

澳门有代表性美食,可它们却不足以代表澳门。

新鲜出炉的葡挞,几乎是必选项。

众所周知,葡挞并不属于葡萄牙,它是英国人在里斯本吃到葡萄牙点心的灵感+英式糕点的做法+中国人的口味改良创造出来的,吃葡挞的快乐不仅在那一口酥脆香甜,还在于牛油和蛋液在烤炉下咕噜咕噜冒泡的那一刻。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澳门的夜景和葡挞 / 图虫

夹杂了西方吃法的猪扒包;符合广东人口味的蟹籽云吞、猪肠粉、冻柠茶;装满葡萄牙风味的葡式餐厅;还有澳门本地特产的青洲蟹,在《食相》里被赞蟹到靑洲识酒香......

澳门虽然低调安静,但你千万别小看它。

小小的土地,装得下百亿的赌场,也装得下载满人情世故的市场

走过中国这么多城市,却无一独特如澳门。

它终将带着一身中西荟萃的沉淀,醒过来。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