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刚刚公布了一项最新考古成果,考古人员在秦陵外城西侧的陵区对一座编号为一号墓葬(QLCM1)的中字形墓葬进行了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秦始皇帝陵发现大型陪葬墓
陵园外城西侧勘探和复探面积约50余万平方米。
发现古代墓葬20多座,灰坑120座,陶窑4座,古河床4条。
新发现墓葬陪葬坑14座。
上层发掘现场
其中有9座大型墓葬,东侧4座为中字形,靠近秦始皇帝陵;西侧5座为甲字形,距秦陵稍远。
同时,在最西侧一组三座甲字形墓葬四周发现一圈完整壕沟,壕沟南北长约210米、东西宽约110米,呈目字形。
这是目前秦陵地区发现的独一无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带壕沟的墓葬遗存。
从位置上来看,这批墓葬东西一字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是经过人为有意规划、布置而成,其时代应为同一时期。
地层堆积
最东侧的一座中字形墓葬东距秦陵外城仅100多米,说明墓主人与秦始皇的关系非常密切,疑是秦始皇帝陵园西侧一组大型陪葬墓,当时初步认为时代约在战国晚—汉。
墓内发掘发现大量陪葬品
陪葬坑发掘现场
墓室中心塌陷状况
一号墓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外城西侧约440米处,平面呈中字形,坐南面北,由南、北墓道与墓室三部分组成。
根据墓道坡度复原,全长约100米,总面积约1900平方米。
棺椁位于墓室正中偏南,四周环绕回廊,外侧为边箱,放置大量陶器、铜器、玉器及少量金银器、铁器等。
中心棺椁还在进一步的清理当中。
陶器出土现场
铜器出土现状
提取铜器
墓室东侧边箱:放置大量陶器与铜器。
陶器破损严重,可见器形有茧形壶等。
铜器有:鼎、钫、豆、匙、盘、甑、釜,器壁较薄,保存较差。
编钟及半两出土现场
铜半两
金带钩
带钩上刻铭
金属俑出土现场
铜驽机
南侧边箱:放置铜器等金属器物。
主要有半两钱币、铜编钟、金带钩、金骆驼、金属俑(?),以及铜弩机、铁甲、铁剑、玉剑璏、剑珌等。
另有少量漆器残迹。
铜鉴铜洗出土现场
西侧边箱被盗,余少量铜器及少量漆器残迹。
器形有铜鉴、铜洗、铜灯。
玉器出土现场
玉壁玉圭
此外,西侧回廊北端分布玉器,数量较多。
有玉圭、玉壁、编磬(?)。
墓葬出土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单体金骆驼
金骆驼
这座金骆驼是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单体金骆驼。
这些出土器物不仅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前,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秦代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墓主与秦始皇关系密切
墓室结构
秦始皇陵陵西的这批墓葬应该属于秦始皇帝陵园有规划的一处高等级陪葬墓区,墓葬多采用壕沟及自然河流合围,形成相对独立的墓园,墓主与秦始皇关系密切。
墓室状况
秦始皇帝陵陵西一号墓是目前发现秦代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墓葬考古的空白,是秦始皇帝陵考古的又一重大收获。
秦始皇陵陵西墓葬的考古勘探与发掘,有助于对秦代高等级贵族的丧葬制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秦始皇陵乃至中国古代陵墓规划和陵墓制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为中国古代陵墓制度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关键性依据,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从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从封国走向帝国的考古资料证明。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