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洲,你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地球的表面是由大陆和海洋组成,其中,有一块既神奇又被人们广为传述的大陆——大西洲,其神秘消失总是成为困扰世代人们的一个未解之谜。
大西洲到哪里去了?它不会飞到天上去,也不会被大气消化掉。
它无疑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那么,哪儿去寻它的踪迹?哪儿曾是它的家?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一夜之间便从地图上被抹掉?能毁灭他的强大对手到底是谁?二千多年来,无数热心者、研究者在苦苦找寻,在细细思考,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可靠答案。
上古和中古的学者们说,消失的大西洲就曾在柏拉图指示的那个方位——大西洋东部。
现在的亚速尔群岛、威德角群岛和马黛拉岛这些大西洋上的岛屿,也许就是大西洲仅存的陆地。
因此,在后来欧洲人寻找新大陆的浪潮中,有人就按照柏拉图的指示,把大西洲的大约方位,画在了航海图上。
当然,大西洋那么辽阔,因而大西洲的方位实难确定,所以表现在航海图上,便忽东忽西、忽南忽北的,有如大西洲本身那样,飘浮不定,难以捉摸。
进入近代以后,由于有了海洋学,人们对海底面貌逐渐有了全面了解。
一些学者发现,整个大西洋海底被一条2743米高的海底山脊分割成两部分。
其北部从冰岛开始,蜿蜒南下,南部则直抵南极大陆架。
但是,在大西洋东端的亚速尔群岛附近,这条海底山脊变得宽大起来,且巍然隆起,由东至西的宽度几近402千米,南北则长达1091千米。
这一段山脊的北部,有不少海底火山,其中有些火山突兀在海面,形成现在的亚速尔群岛。
因此,亚速尔群岛附近海域下面的这条宽阔的海底山脊,可称为亚速尔高原。
而这片高原无论大小或形状,都与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洲相似。
此外,从海底800米处取出的岩芯表明,在12000年~17000年前,亚速尔海底高原应有一块陆地,即是大西洲。
有的学者还从欧洲鳗鱼奇怪的回游习惯里寻求答案,指出因为当时的大西洲离马尾藻海最近,大西洲的淡水河流为鳗鱼提供了免遭海兽袭击的天然安全地带,于是便纷纷游到这里避难。
日子长了,成为一种传之久远的习惯。
以后,尽管大西洲沉没于海,但鳗鱼仍一如既往,顺着墨西哥暖流,千里迢迢地游到大西洲东端的亚速尔群岛附近来寻找安全地带。
1974年,前苏联海洋考察船在直布罗陀以西300海里的地方,即亚速尔群岛海面下发现一座海底城市,许多人因此认为这正是大西洲的城市遗址。
早在1882年,美国学者唐纳利则提醒人们注意,说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前,美洲与地处旧文明大陆的埃及文化之间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如部分金字塔的建筑结构、木乃伊的保存方法、历法等等,特别是最古老的大陆非洲(人类祖先在这里生活的历史可上溯至200万年~300万年以前)与最年轻的大陆美洲(人类进入美洲的历史只有1万~2万年或4万~5万年),都矗立着许多雄伟壮丽、大体相似的金字塔,这一点不得不令人深思。
唐纳利说,两个大陆无疑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而其联系沟通的大桥,就是先前尚存的位处两大洲之间的大西洲。
后来这个桥梁沉没了,两大洲的联系便中断了。
到了1958年,又是美国学者范伦坦博士提出,大西洲不在大西洋东端,而在大西洋西端的巴哈马群岛海域。
因为他发现,那里的海下面,有着许多巨大的各种形态的几何图形结构和长达上百公里的城墙。
这条海底长城是由每块16立方米的大石块砌成。
这里还有几个码头和一座栈桥,应当是沉没了的港口遗址。
进入80年代以后,探险者又在巴哈马群岛以西、以南的古巴、海地附近海域,发现一些金字塔及其他建筑遗址。
于是,关于加勒比海就是大西洲沉没的推测,便得到更多人的附合。
与此同时,人们也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这就是古代巴比伦和埃及人以及非洲一些部落,都认为大西洲是他们西边的大陆;而美洲印第安人则认为大西洲就在他们的东方。
至于东方多远?则未明说,而加勒比海或大西洋东端却是离美洲大陆最近的东方。
为了加强大西洋东端海域就是大西洲沉没所在地的观点,一些专家举出1930年对北美大西洋沿岸的一次航空测量来作说明。
那一次测量,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理斯顿市附近海岸,发现一处古战场。
地面上布满大约3000个圆形和椭圆形的深坑,似乎是遭遇到一场来自西北方上空的许多巨砾陨石袭击的结果。
另外,在加勒比海靠近波多黎各岛附近海底,有两个深达2700平方米、方圆717000平方千米的凹陷地带,这就是地理上称作的波多黎各地沟。
如何解释这些数以千计的深坑与巨大的海底地沟呢?
一名叫墨克的专家提出,大约在一万一千年前,一组环绕着太阳运转的星团——阿多尼斯星团中一颗小行星,突然脱离正常轨道,以雷霆万钧之势,从西北方向扑向地球,从而使得正处于发展兴旺中的大西洲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这就是原属大西洲的波多黎各地沟的形成原因,也是曾受到波及的美国查理斯顿市海岸古战场的来历。
不过,不论是大西洋西端还是东端的观点,都难令大多数学者满意。
在目前,多数考古学家倾向于大西洲在地中海东部海域。
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发掘出迈锡尼文化遗址;35年后,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又在希腊南端的克里特岛上发掘出更早的米诺斯文化遗址。
于是,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它们与失踪了的大西洲联系起来。
许多学者认为,现存于地中海中的克里特岛,只是大西洲东部的残余部分。
大西洲的主体部分,则已沉没于地中海里了。
这部分学者说:一场突如其来的火山、地震、海啸连续爆发,吞没了大西洲大陆。
学者们对近代火山的研究,则证实了引起这场大浩劫的源头在桑托林岛——它位于克里特岛以北约113公里处。
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巨大的火山爆发,随后又掀起附近海面的大海啸。
不过,这一观点仍不能使人信服。
因为它有两个最大缺陷:第一,不能解释米诺斯文明与大西洲繁荣在时间上的巨大差距——两者相差八九千年;第二,不能解释地中海与大西洲在面积上的巨大差距。
自柏拉图提出大西洲说以来,人们一直在执著地找寻着它,将眼光从大西洋移向太平洋,也移向过与之相似的广阔陆地,如墨西哥、北欧、北非、澳大利亚;甚至中国与印度也被疑为柏拉图笔下繁荣的大西洲!
2000多年来,人们始终相信哲人柏拉图的话,相信这位充满理性主义光辉的大思想家决无戏言,也相信大西洋的得名决非凭白无故。
但是,大西洲,你究竟在哪里呢?
茫茫的大西洋,你能回答么?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