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解 > 10大人类未解之谜 >

不一样的兵马俑文官俑

时间:2024-11-17 22:42 来源:网络 作者: 小未阅读
【未探网探索分享】

始皇帝陵陪葬坑中的文官俑坑2011年10月1号建成开放。

这座俑坑分斜坡道、前室、后室三部分。

陶俑出土于前室,已发现12件,其中11件面北,1件面西。

不一样的兵马俑文官俑

上图为陕西考古博物馆展出持钺文官俑

12件陶俑分袖手俑和御手俑两类,其中袖手俑8件,御手俑4件。

袖手俑着装应为中央官署人员,爵位应在八级以上。

不一样的兵马俑文官俑

上图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袖手文官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了其中的一件袖手俑。

这件俑头戴板冠,腰间刻画有一把环首削刀和一个袋状物,陶俑的左臂与腰间有一条竖长条状缝隙。

不一样的兵马俑文官俑

袖手俑左、右臂与身体间的区别明显

很讲究对称的古人在塑造陶俑时,为什么会出现左、右臂与身体间存在差别呢?经过专家判断,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缝隙中插有竹简,使陶俑呈夹竹简状。

二、缝隙中插青铜剑。

不一样的兵马俑文官俑

袖手俑面部塑造栩栩如生

首先,纸张在秦代还没有发明,大量文字的记录需要用削刀将其刻于竹木制的简牍之上,而文职官员会将削刀随身携带,就像随身携带笔一样。

日常生活中,削刀就插在随身佩戴的小刀鞘内,也就是陶俑身体右侧刻画的细长条状物内。

另一个稍短的袋装物应该是象征用来装磨刀砥石的袋子。

不一样的兵马俑文官俑

上图为陶俑身体右侧象征装有削刀的刀鞘和装有砥石的袋子

伴随这些陶俑出土的还有四件青铜钺。

钺是古代的兵器,战国后期逐渐演化为礼器,是王权的象征。

由此可以推断,这些陶俑可能象征的是中国古代中央官署中主管刑罚机构的工作人员。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