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的传说,中国人一直都处于半信半疑的状态。
虽说在影视剧里见过龙的各种形象,一系列考古的发现也说明了中国古代有龙生活过的足迹,但是见过的人寥寥无几。
《史记》里曾经有过龙被人驯养,最后还被人吃掉了的记载。
传说夏朝时期有一位君主叫孔甲。
孔甲不知从何处寻来一公一母两条龙并且打算进行驯养。
驯龙,听起来就觉得很难,高高在上的龙怎么可能被驯服得了?况且孔甲并不知道怎么驯龙,于是找来一个叫刘累的人。
刘累在驯龙方面确实会一点点,但是却并不专业。
在刘累的驯养下,没多久就把母龙给养死了。
孔甲作为君主,刘累却把他的龙养死了。
刘累非常害怕,突然心生一计,何不把养死的龙做成美食给君主送去呢?于是刘累就把母龙烹饪了,孔甲在吃龙肉的时候觉得这种肉非常特别,而且很好吃,赏赐了很多东西给刘累。
刘累得到了赏赐品,并没有觉得危机解除了,反而更加担心自己小命不保。
不久后,孔甲知道了真相非常震怒。
君主一怒,伏尸千里,这时刘累已经卷着金银逃命去了。
《列仙传》中还有另一个版本,孔甲让刘累帮着养龙,刘累养死了一条后。
孔甲又找了个叫师门的人,师门为夏孔甲龙师。
也许是把孔甲的另一条龙养死了,孔甲就把师门给杀了。
两条龙养死了后,天地间风雨交加,雨停后又有大片树木被焚烧殆尽。
孔甲想要去寺庙祈祷,结果半路上病逝了。
后世猜测,孔甲当时意外得到的两条龙,极可能是上古时期没有灭绝的恐龙或者其他的动物。
从科学角度分析,古代神话中那种腾云驾雾的神龙是不存在的。
从这两条龙之中看来它们根本没有会飞的能力,落在人类手中也只能乖乖地被驯服,还被做成食物,所以这两条龙并不是传说中的神龙。
这在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出土的两件文物,揭开了疑惑。
专家推定这里是公元前2300年左右的一座古城遗址,正好处在舜帝时期和夏朝孔甲时代之间。
这里出土了一件彩绘龙纹陶盘,是上古帝王将相祭祀所用的一件礼器。
其中的龙的大嘴呈方形而修长,满口獠牙利爪,好像鳄鱼的嘴巴。
陶寺遗址出土的另一件文物鼍鼓,是上古时期帝王祭祀用的打击乐器,用鳄鱼皮制成,鼓腹内甚至还留有几块鳄鱼的皮下骨板。
这两件文物充分证明,夏朝时期北方地区曾经也是鳄鱼生活区,鳄鱼体型修长硕大、锯齿獠牙的威猛形象,被古人当成神话传说中龙的现实原始形象之一。
夏朝孔甲所养的两条龙,应该就是鳄鱼,这也解释了古书对此事的描述记载。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