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的着色扫描电子显微图片。
最新研究表明,大肠杆菌能在比地球重力大40万倍的超重环境下生存、生殖。
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确实存在外星生命,那么它们可能适应比科学们想像中更加极端的环境,因为很大的重力似乎对微物种并没有产生太大的作用。
近日,日本海洋与地球科学技术研究社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比地球重力大40万倍的超重环境下,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仍然能存活和生殖。
最新研究表明,外星生命生存的环境范围可能要宽得多,它们甚至还可能存活于由陨星撞击和喷射产生的高重力环境中。
如果是这样,那么行星之间的生命交换就完全有可能。
日本海洋与地球科学技术研究社科学家Shigeru Deguchi是最新研究项目的重要负责人。
Shigeru Deguchi表示,“生命在宇宙中生存的环境类型和数量,现在因为我们的研究而大大增加了。
”
意外发现
Shigeru Deguchi和他的同事最初并非是专门研究微物种在高重力环境下的忍耐性。
相反,他们仅仅是想通过离心分离机测量大肠杆菌细胞的密度。
当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加速到重力相当于地心引力7500倍的情形时,他们发现这种微物种并没有错过任何一个节拍,它们仍然生长、生殖得相当好。
Shigeru Deguchi表示,“我们震惊于这一发现,它刺激着我们的好奇心。
因此,我们在更大重力环境下重复了同样的实验,最后发现大肠杆菌甚至在40万倍重力环境下仍然能正常生长生殖,而40万倍重力是我们通过实验设备能够产生的最大重力。
”
对照之下,大约50倍重力环境可能会对人类产生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即使处于这种环境下仅百分之一秒。
NASA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在起飞和返回时,可能要承受大约3倍重力的压力。
研究人员进一步扩展了他们的实验,将4种其他类型的微物种暴露于超重环境下长达140小时。
他们发现,另一种微物种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也能在40万倍重力环境下生殖生存。
虽然大肠杆菌和脱氮副球菌是耐超重的冠军,但在大约2万倍重力环境下,所以五种被测试微物种生物都能生殖。
Shigeru Deguchi等人最新研究报告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之上。
更宽范围的栖息地
此前的一些研究证明,一些微物种能在超过1.5万倍重力环境下生存。
不过,最新研究打破了这一记录,表明多种微物种实际上都拥有耐超重的能力。
唯一值得与最新发现相比较的研究成果发表于1963年,该成果发现大肠杆菌可耐10万倍超重力。
不过,1963年的研究并没有吸引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太超前了。
Shigeru Deguchi详解说,“这篇论文发表于1963年,比1965年在黄石国家公园发现嗜热微物种要提早两年。
嗜热微物种的发现让微物种能生存于极端环境中的理论得到广泛认可。
”
最新研究表明,生命可能存在的外星环境,或许比科学家们想像中的要极端得多。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后果甚至还大大提高了行星之外环境中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比如棕矮星上的环境也有可能存在生命,而且一些棕矮星温度可能低到足够支持生命的存在。
有生源说
最新研究还表明,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生命交换也完全有可能。
在几十亿年间,地球上落下了大约10亿吨火星岩石,这些岩石通过陨星撞击的方式到达地球。
在太阳系或其他宇宙岛中,这种行星间的岩石交换在理论上也有可能同时交换微物种。
这也是有生源说的一个方面。
科学家们认为,陨星撞击可能产生高达30万倍重力。
最新研究显示,微物种可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而且能正常生殖。
Shigeru Deguchi认为,“如果生命确实存在于宇宙的其他地方,我们的研究能进一步证明,生命能像有生源说假定那样在太阳系内传播。
”
以上就是关于日本新研究发现 细菌可存活于地球40万倍重力环境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