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上,堪称国之重宝的器物不在少数,但恐怕没有一件比得上传国玉玺。
它是野心家梦寐以求追逐的目标,又是史学家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
笼罩在它身边的,是重重的刀光剑影,低沉的鼓角铮鸣,它的出现和消失,甚至成为王朝更替、江山易帜的象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国後,秦始皇嬴政将和氏璧琢为玉玺,命秦国丞相李斯丞相在其上篆“受命於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字,由玉工孙寿刻到上面,从而成为传国玉玺。
秦二世死後,由子婴把传世玉玺献给汉高祖汉高祖刘邦,授之为“汉传国玉玺”。
西汉末年公元8年,王莽专权,当时帝王孺子年仅2岁,传国玺置于长乐宫,由元皇帝皇后代为掌管。
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派他的弟弟舜前去索要,太后大骂:“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 ”,将传国玺摔在殿廷,玉玺被摔碎一角,后来用黄金镶补。
公元23年十月,王莽被杀,玺被校尉公宾所得,献给绿林军将领李松。
又由李松派人送给更始帝刘云。
刘云为赤眉军所掳后,传国玺落入赤眉军拥立为帝的刘盆子手中。
后来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东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
外戚何进谋诛宦官不成,反为宦官所害。
袁绍领兵入宫诛杀宦官,宫中大乱,汉少帝夜出北宫避难,仓促间未带传国玺,返宫后传国玺查无下落。
东汉末年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时,率先攻入洛阳城的孙坚,在井中得一宫女之尸身上有一红色盒子,匣中之物正是传国玺。
见《吴志》之後孙坚之子孙策将玉玺献与袁术以借兵马。
孙策用此玺从袁术处换来三千兵将,从而奠定了孙吴霸业之基。
袁术称帝失败後,玉玺归属一代奸雄曹操。
曹魏代汉,传国玺当作“君主神授”的象征,落入曹丕之手。
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八个隶字“大魏受汉传国之玺”。
西晋受禅,传国玺又落入司马氏手中。
此后,北方陷于五胡十六国分裂动荡的局面,“传国玺”几经辗转,又落人东晋征西将军谢尚之手,谢尚把它用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献给晋穆帝,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
公元420年,刘裕废东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宋,史称刘宋;在南朝,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
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攻破官城,劫得“传国玺”,不久侯景败死,他的部将侯子鉴将玉玺投到了栖霞寺的井中,有一个寺僧将玉玺捞出收存,后来他的弟子将玉玺献给了陈武帝。
« 1
以上就是关于传国玉玺神奇失踪未解的之谜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